2011年12月15日 星期四

快雨時晴泥路下@南生圍

又月蝕又放煙花,搞到南生圍下集都要順延一下……唔嫌悶就繼續跟基爾行埋下半段南生圍之行吧!究竟咩咁危險?莫非有鱷魚貝貝二世出沒?!



遠看依然是一片魚塘沼澤,塘邊的枯萎老樹更添幾分蒼涼感



基堤上唯一「危險」的就是這片碎石泥濘路,可能由於朝早下過雨,更見濕滑。好彩基爾醒目沒有穿波鞋來,只著了Cros拖,便於沖洗。



基堤上有不少雜物,甚至有棄置的洗手盆和花園石凳,真佩服那個把它們搬來這裏的人。



竟然連馬桶也有一個!但這個基堤上的馬桶在鏡頭下有點裝置藝術feel,不過行到有少少急的基爾也不敢在這裏解決,實在太open了……



行完荒廢魚塘之後再返出南生圍路續繼向前走,慶幸這日遊人不多,來往的車也少見,不會破壞這一帶的寧靜。



路旁這邊放眼就是一大片紅樹林,感覺上比米埔的更高大廣闊,也更天然翠綠。



終於見到有一家大細來踩單車,香港很少地方有機會可以在草地上踩單車,來南生圍這裏就可以親身體驗一下。



來到南生圍路中段開始呈U形轉向,站在堤岸往外望就是錦田河與山貝河的交匯處。山貝河是幾年前發現鱷魚「貝貝」之處,果然聞名不如一見,因為現時香港實在已很少見這種天然的、彎彎曲曲的河道(另一條是東涌河),大部份河道例如城門河、林村河等都為了方便發展、起樓建路而被人工「拗直」了,實在非常可惜。



遼闊的山貝河除了有淺灘外,還有大片蘆葦和灌木林,靚到真係dum一聲,基爾在這裏駐足看了足足15分鐘也不願走。



高高的蔖葦叢生長得比兩個基爾還要高,至於斜陽下的老樹也是南生圍另一拍照焦點所在。



車~~~~樹有乜好影呀,樹都未見過咩傻仔?!我屋企樓下都有大把啦,駛鬼山長水遠去影咩!……你如果咁諗就錯晒喇!



南生圍這一大片宏偉的白樺和赤桉樹林係非常出名的,它們是昔日農民種在田基和魚塘堤圍上的「擋風帶」。白樺和桉樹可能在歐洲或華北的溫帶地方隨處可見,但在亞熱帶的香港就不常見,而且還是整片的樹林,很多人都愛踩單車來樹林裏走一轉,也有不少人會專程來影婚紗相,照片拍出來別具浪漫的「歐洲風情」。



山貝河與魚塘間的古老水閘,潮汐漲退時河水會經水閘流進流出,狀甚湍急壯觀。水閘旁的白樺林間有一班小妹妹站在路中,唔知在等咩呢?



哦~~~~原來係等取景影相!這個用木板搭建的小碼頭也是「龍友」聚焦的景點,例如這位作「龍珠」打扮的姐姐就是model之一。



見班小妹妹等呀又等,終於等到班龍友影夠走人,佢地就一窩蜂的走晒上那個搖搖欲墮的橋頭齊齊影「那些年」大合照,站在一旁的基爾其實幾擔心那條木板橋會承受不住重量而倒塌。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基爾的文采當然難與李商隱相比,也暫未有機會到西安的樂遊原一遊,但這些其實也不重要,南生圍這一大片樹林和草原在斜陽下也一樣靚,至少連李商隱也未曾來過一遊吧!



睇過沼澤淺灘,觀過南來覓食的候鳥,還有大片紅樹林、白樺林,仲有廢置魚塘、天然的山貝河之後,南生圍之行就以這個「招牌終極景點」橫水渡作結。基爾還記得昔日去大澳遊逛時,也有這種獨特的橫水渡,不過近年由於建了新橋就被淘汰消失了,所以現時全港就只剩下南生圍這裏有橫水渡。



其實這裏的河面比大澳那裏稍闊一點,差不多1分鐘船程就可撐過對岸。基爾記得當年在大澳搭橫水渡好像只需5毫子,但這裏竟然要5蚊(嘩!竟然貴了足足10倍)。不過一場來到又無可能唔坐吧!算啦,就當是給撐船伯伯賺點生活費好了,也為這次南生圍水鄉之旅畫上圓滿句號。

2011年12月10日 星期六

快雨時晴泥路上@南生圍

很久以前基爾已經好想去一趟南生圍,可惜一直沒有空。早前突然聽聞李首富覷覦這片香港最後的淨土,準備來大興土木起豪宅花園別墅大賺一筆,當然要早他一步拿拿林入去將那仙境般的自然遺產景觀統統拍下來,永遠留在基爾的私相簿中。



起步點可見遼闊的錦田河,比城門河還要闊。基爾這次選擇先乘火車到上水站,再轉搭76K巴士到紅毛橋下車,向青山公路的大天橋方向走,就找到南生圍路的起步點,不算太難找。



南生圍在哪裏?現在有西鐵更方便,非常靠近元朗站,看上面的地圖就知。十幾年前去南生圍很長途跋涉,通常要在元朗坐小巴入,不過西鐵通車後就方便得多。其實遊人大多會取道元朗站作起點行一圈,但基爾就採取反方向行走以避開人潮。



76K其實很方便,由上水來到南生圍也不過半小時,沿途還可盡覽上水、古洞、新田、石湖圍、米埔隴、牛潭尾一帶的寧靜鄉郊靚景,絕對不會瞌眼訓,緊記沙埔村之後的紅毛橋站就要落車了。



很喜歡友人拍的這幀雙橋黑白照,所以也拿來post一下。其實落車時已見到橫垣在錦田河上的青山公路大橋,只要向大橋方向走,穿過行人隧道就來到沿河而建的南生圍路。



錦田河也有大片濕地,這日就有不少白鷺來在河上的淺灘覓食,可惜不見有著名的黑臉琵鷺,基爾出動的Pentax DC仔最近也只能zoom到這個距離,看得不算太清楚。



南生圍路沿錦田河而建,在河邊少有的拍不到高樓大廈,只見到寬闊的河面和像天羅地網的架空電纜。這日來到其實早已過了正午,但可能由於朝早下過雨,反而遊人不太多,這正合基爾心意。聽聞平時假日這裏勁多人來影相,也超多人來釣魚和踩單車,仲旺過旺角的。



南生圍路就像一條大型基堤,右面是錦田河,左面則是一圈又一圈的荒廢魚塘,呈現出香港少見的寧靜湖景。



不少魚塘早已廢荒、雜草叢生,但這樣更添南生圍的自然美。有朝一日人類消失在地球上之後,留下的會否就是這種荒蕪景象呢?!





很喜歡這種建在魚塘旁的廢屋,有一種破落凋零的味道。幾十年前可能曾有人在這裏住吧!幾十年後已人去樓空滄海桑田,住在魚塘邊的感覺又會是怎樣的?會否有蚊?



這一大堆問題,可能要留給塘邊的這棵老樹回答,它可能見證了南生圍百年的興衰變遷。



雨後的天空格外藍,似將所有灰塵都洗掉了,水天一色澄明如鏡。廢屋裏的一扇窗,又會否會為這片靚景而打開?



凌空的廢屋充滿破落感,基爾幻想它是一座古老的天空之城……



有咩咁危險?……先賣個關子,由於篇幅太長,就留待下集揭曉吧!

2011年12月3日 星期六

廢話小說極短篇@悉尼二

「終有一天,我相信先進的醫學科技可以讓你蘇醒過來!」
「希望……到時你仲會認得我,在老地方再見……」


建於1898年的Queen Victoria Building由英國著名建築師George McRae設計,採仿古羅馬建築風格設計,中央有精致的玻璃大穹頂,側面有華麗的彩花玻璃窗。上圖為商場內兩座巨型機械吊鐘之一的Great Australia Clock,每逢整點報時,鐘裏的公仔會手舞足蹈,大鐘金色圓頂還會掀起,煞是有趣

位於悉尼市中心的這座古老大樓深深吸引住珊蒂的目光,除了因為它宏偉典雅得來又氣派十足之外,還因為她手中的一張老照片……「咦,原來我以前來過這地方的呢!」


法國時裝大師Pierre Cardin也曾盛讚QVB是全世界最美麗的shopping mall。圖中為正門迴旋樓梯旁的彩花玻璃窗

在這幀黑白老照片中,珊蒂是一派20世紀初的貴婦打扮,頭上戴了頂英式的大闊邊帽,身上穿的是一襲顯得有點暗黃的長紗裙,手裏還提著一柄有精巧喱士花邊的小太陽傘子,一臉靦腆的微笑著,就在QVB門外被照相機凝住了……外人驟眼看時,可能會以為相中是她的嫲嫲或婆婆之類。


左﹕Darling Harbour的Pymont Bridge上的舊指揮室 / 右上﹕橋旁的Sydney Aquarium / 右下﹕Sussex Street的一幢古老建築Voyages

「還是先進去看看……」一面看著這些老照片一面沉思著的珊蒂正準備走進人頭湧湧的商場之際,冷不防被從旁跑過來的一個年輕人撞過正著,手裏的老照片丟得散滿一地,人也幾乎要跌倒地上,幸好旁邊有位西裝畢挺的男士及時將她扶住。那年輕人這時才轉過頭來,說了聲「Oh!Sorry!」然後就一溜煙走了。


泊在Harbourside Shopping Centre外的渡輪

定過神來的珊蒂,彎身走去拾起回地上的照片,「我幫你!」「噢,謝謝你!」西裝男報以一笑,兩人在QVB人來人往的門口拾了好一會才在直起了身子。「丫,有沒有空去飲杯野?」珊蒂紅著臉問,不知是否因為剛才忙住彎身拾起老照片的緣故。


從The Domain半島遠望Harbour Bridge及Opera House悉尼歌劇院一帶的Sydney Harbour

「No problem!反正今早我才剛炒了老闆魷魚,時間多得正煩惱怎樣去花,哈哈!」西裝男醒起忘了自我介紹,忙伸出手說﹕「Hi,我是基爾!」「我是珊蒂,剛由香港來的,nice to meet you!」


悉尼歌劇院海旁的一列茶座,可盡覽悉尼港及港灣大橋的270度無敵靚景

基爾和珊蒂在悉尼歌劇院旁邊的這間cafe閒坐了好一會,邊談邊看住無敵的悉尼港靚景和來來往往的遊人,似乎不太感覺到時間的流逝。「今日天氣真好,相信只有傻瓜才會去返工吧,hahaha……」基爾笑說,珊蒂道﹕「對呀,似乎你也適應了這邊的生活了吧!來了這裏多久?」「差不多10年了,當初是來讀書的,後來索性申請埋入籍,反正香港也沒有太多親人,只有個爺爺!間中也會回去探他。」


外形有點似海螺的悉尼歌劇院由丹麥建築師Jorn Utzon設計,始建於1959年,並於1973年落成,被譽為20世紀全球最具代表性及最劃時代的建築之一,2007年歌劇院成為少數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現代建築

兩人雖然是初相識的,卻天南地北的似乎有說不完的話題,一路傾偈一路沿住海濱往前走,一會兒又坐上了載滿遊客的觀光巴士,不經不覺就來到悉尼橋下這個古老的岩石區。「真估不到我地咁好傾……我哋都走左好遠的一段路呢?!」走得汗流浹背的基爾早已脫下了西裝外套和領帶,這時再捲起了恤衫的衣袖,「對,我們就好似認識了很久的老朋友一樣……估不到悉尼的夏天也會熱得這樣,看你!」珊蒂說著就在手袋裏掏出一條恍如博物館歷史文物的古老手帕來給基爾。


左﹕聳立在The Rocks(岩石區)入口的「The Early Settlers」早期移民雕塑。雕塑共分三面,上圖為其中一面的英國駐兵,另外兩面分別是罪犯及移民家庭。岩石區是1788年英國菲利浦船長率領船隊遠滔重洋由歐洲來到悉尼時最先登陸的地方 / 右上﹕歌劇院外的圓形大水池 / 右下﹕The Rocks Market餐廳及購物街,岩石區一帶仍保留了很多18世紀早期英國移民來到悉尼後建造的住宅,現在大多活化為酒吧餐廳或紀念品店

「哈哈,現在用手巾仔的人已經不多了,你這條看來還這麼『古典』的,很特別呢!相信是家傳之寶吧?!」「不,我買的那時候……那時還不算太貴!」珊蒂若有所思的答道。「丫,我醒起剛才幫你在地上拾回那些老照片時,其實中一張好似是在岩石區這裏拍的。」基爾說﹕「再拿出來看看可以嗎?那照片好似在哪裏見過的……」


左﹕從岩石區遠望悉尼橋,若除夕來到會有煙花匯演 / 右上﹕觀光巴士 / 右下﹕Harbourside Shopping Centre海傍公園的漩渦式水池,設計非常特別,坐在中央絕對不怕會濕身

珊蒂從手袋裏拿出那疊老照片,果然其中一幀就在眼前這間古老的酒吧外拍的,只是背後的高樓大廈不見了。「咦,你說相中這個紳士打扮的男人是不是有點像你?」珊蒂奇怪地看著基爾道,「嗯~~~我醒起了,之前我見過這照片的,那是小時候在爺爺的家裏,在那本古老的相簿中。那紳士就是我爺爺年輕時的樣子……這老照片你是從哪裏得來的呢?!」

2011年12月1日 星期四

TAVA@鯽魚涌

早前收到phone話友人終於搵到新工,仲係在基爾附近返工添!食探雖然都退隱左一排冇再出巡,不過都要復出同佢去巡一巡。


脆麵包一碗,附橄欖油一碟,內有意大利醋

話雖如此,基爾平日多帶飯所以都較少出外覓食,這次去的這間Tava土耳其地中海菜的餐廳其實都無去過,就入去試下,反正不用等位!


香草雞肉薄批

先來的是「前菜」——脆麵包一碗,土耳其人好似話係點橄欖油食的,不過基爾嫌太油膩(雖則話橄欖油不含飽和脂肪),所以最終無點過,但點左其他野。點左乜?容後開估……齋食飽太寡,襯托先來的這個香草雞肉薄批格外好味(可能肚餓關係),批皮不算太脆但肉味ok。


烤雞肉卷配薯條

烤雞肉卷好似之前食KFC定還是BK有食過,這裏的也不太特別好味,但仍算是average水平吧!


地中海烤雞排配白飯 / 土耳其茶,不太苦澀,幾清新

其實本來並不是叫這個main dish,是叫了一味魚的菜式,費事全部叫晒雞肉咁悶。點知,正當傾偈傾到雞啄唔斷之際(因為好耐無見),大家都無為意落錯單,好自然咁就一路傾一路食,到食完先記起好似唔係叫喱樣喎!算啦,好彩都幾好味……


三味醫﹕(左起薄荷醬、辣醬、蒜茸醬)

最後講講桌面這3種醬料,比較愛點左面那樽薄荷醬,佢本來係用來點羊肉羊排為主的,基爾喱次雖然無叫羊扒類菜式,但點雞肉也不錯;中間的辣醫不算太辣,辣椒味屬於慢慢滲出那種;蒜茸醬有很濃蒜香味,用來蘸薯條別具sour cream & onion chips風味。


廳餐裏其中一面牆有一座擺滿土耳其工藝品的飾櫃 / 送土耳其茶的軟糖

值得一提的是上圖這3粒放在一個很精巧的雕花銀碟上的軟糖,由於它是在餐後與土耳其茶一同上台的,大鄉里的基爾最初還以為是用來放進紅茶裏的方糖,正當想用茶匙將其中一粒一分為二之際,才發覺原來佢係軟的,食入口有很濃的牛奶味,也有點碎果仁在裏面,不知為何突然記返起小時候食過的的「結漣」,味道如出一轍!
 
TAVA Turkish & Mediterranean Cuisine
鯽魚涌海光街10號地下

2011年11月27日 星期日

俄羅斯謎旅程廿二

The Cathedral of the Assumption 
The oldest church in the Kremlin and also the most important: the seat of the Russian Orthodox Church was transferred here from Vladimir in 1326, making it the centre of the state of Muscovy, and Muscovy the most powerful of the Russian principalities. Here Russian emperors were crowned, and before them tsars and Grand Dukes.

克里姆林宮侍衛團軍操好睇定係白金漢宮御林軍換班好睇呢?


左上﹕三聖橋上的石欄 / 左下﹕在橋上遠眺三聖塔 / 右﹕門票上可見昔日橋下的「護城河」涅格林那亞河

上回講到行完阿歷山大花園之後,都係時候行入去克宮睇下佢神秘的真面目。售票處就設在庫塔菲亞塔那邊,購票後走過了三聖橋穿過三聖塔就正式入到克里姆林宮。


克宮大會堂建於1961年,是克宮裏較現代化的主要建築 / 大樓頂部有俄國傳統的雙頭鷹國徽,蘇聯時代原為鐮刀槌仔的共產黨徽 / 剛好有穿黑袍的東正教士路過


穿過三聖塔城樓後,迎面見到的並非什麼金碧輝煌的沙皇王宮或中世紀大教堂,卻是一座甚具現代感的大樓,它就是克宮大會堂,蘇聯時代又稱為人民大會堂,裏面有個座位達6000個的大劇院,經常舉行重要的國家會議、節日慶典和頒獎授勳等,大樓內還設有宴會廳及800間辦公室。


軍械館外面擺放了不少古董大炮


大會堂對面就是軍械館,館外擺放了不少古老大炮,炮身雕花極精巧細緻,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很難相信這樣華麗的大炮會拖到戰場上使用。事實上它們大多是1812年拿破崙進攻莫斯科時留下來的,而沙皇時代的軍械館也是武器庫,現時則是克宮侍衛隊大本營。


左及中﹕同屬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的軍械館及元老院 / 右﹕便衣警衛


外牆髹上黃漆的軍械館設計簡約而典雅,與旁邊的元老院同屬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元老院昔日曾是列寧與家人的住所及辦公室;二次大戰時,斯大林也曾在這裏指揮蘇軍抗擊納粹德軍的進攻,目前則是俄羅斯總統府,並不向遊客開放。


左上﹕伊凡大鐘塔 / 左下﹕聖母升天大教堂 / 右﹕廣場上正進行克宮侍衛隊軍操,左方金頂為大天使教堂,右後方為聖母領報大教堂


入到去克宮大廣場區域時,剛好遇上了侍衛隊的軍操表演。表演大致上分為步兵軍操、騎兵馬術表演和銀樂隊演奏,匯演的人數粗略計也有百多人,場面也很壯觀,大部份遊客都來到廣場上圍觀,人頭湧湧。


儀仗隊軍容齊整,衛兵個個制服畢挺,動作一致,非常悅目 / 上中﹕遊客全都圍在廣場邊參觀侍衛隊的表演 / 右﹕表演就在聖母升天大教堂外的大廣場進行


龐大的軍操就在多座教堂圍攏的大廣場進行,四周分別就是最古老的聖母升天大教堂、伊凡大鐘塔、大天使教堂、著名的聖母領報大教堂和多稜宮,所以大廣場本身就是一個沙皇時代風味十足的歷史大舞台。


步兵表演完後,還有龐大的騎兵隊表演馬術 / 右﹕巍峨的聖母升天大教堂


先說聖母升天大教堂,無論從宗教或歷史上,它都是克宮裏最具價值的建築物,昔日沙皇加冕登基大典和歷任東正教大主教交接儀式都在這裏舉行。大教堂的歷史可追溯至15世紀中葉,伊凡三世於1475年擊退蒙古軍復國後,即於現址興建了這座古俄羅斯風格的大教堂。


侍衛還帶同獵鷹亮相,好不威風 / 銀樂隊操過大廣場


大教堂裏收藏了大量承襲自東羅馬帝國拜占庭風格的壁畫柱、穹頂及聖像畫,此外還有以黃金鑲嵌的沙皇和大主教寶座,以及14世紀歷史最悠久的大主教彼得棺墓。


儀仗兵手持白藍紅三色的俄羅斯國旗操過大廣場 / 騎兵的馬匹非常高大


擁有宏偉白牆和金光閃閃大洋蔥頂的聖母領報大教堂也是廣場上的另一焦點,它原是昔日莫斯斯大公及沙皇的御用教堂,與皇宮相連,是皇室舉行彌撒、婚禮及洗禮的教堂。它的歷史及規模雖稍遜於聖母升天大教堂,但裏面收藏了大批14-16世紀的聖像畫,可說是東正教宗教藝術的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