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7日 星期三

人棄我取遊世博:5

趁世博仲未收檔,要加速多寫幾篇。上回講過幾間冷門的文明古國館,今次繼續hea逛下這些「被遺忘的展館」,希望唔會悶親街坊。


老撾館內的仿製琅勃拉邦古城建築

離開越南館之後,再「順腳」行埋隔籬同樣可以自出自入的老撾館。老撾昔日稱為寮國,是中南半島上唯一的內陸國家,北面與中國雲南接壤。來到一見門楣上寫住「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才知原來老撾是社會主義國家。老撾館其實地方也不太大,可以用「一眼睇晒」來形容,主題圍繞介紹世遺琅勃拉邦的古都文化。館內的古建築模型也非一般「小人國」那麼小兒科,而是甚具規模的木建築大屋,再配襯牆上張貼的大型山林全景照,確實有幾分地道色彩。


琅勃拉邦傳統的木建築屋簷尖削高聳,與泰國的建築風格甚為相似

琅勃拉邦是老撾的古都(14至18世紀的瀾滄王國),位於湄公河畔群山環抱的谷地,1995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不過由於老撾的旅遊業發展比鄰國越南、泰國、柬埔寨等都要晚,所以琅勃拉邦的知名度才會較低,卻無損其歷史價值。據UNESCO統計,現時琅勃拉邦全市仍保留了約670座珍貴歷史建築,加上當地自然生態保存完好,沒有過度商業化的旅遊業開發,民風依然純樸,所以被公認為東南亞傳統與殖民風格保存得最為完好的「世外桃源」。


伊拉克館內最搶眼的《一千零一夜》雕像 / 重現「空中花園」的巨柱廊 / 計劃3年後建成的納吉夫新城模型

由「東南亞古國」老撾再走進「中東古國」伊拉克。自80年代的兩伊戰爭到21世紀的美伊戰爭,近世飽受戰火摧殘的伊拉克仍能展示他們的理想城市生活。以金色圖案點綴的藍色大門,已經很有古代巴比倫的味道,展館內的巨柱廊也是仿照古代世界七大建築奇蹟的「空中花園」傳說而建。此外,館內還展出了伊拉克另一鎮館之寶﹕世界第一部法典《漢謨拉比法典》的仿製品。不過若要選展館內最有趣的東西,就肯定是放置在館中央的《一千零一夜》童話故事場景,可以見到坐在地上的宮女正在向盤坐於王座上的國王講故事,很有點迪士尼卡通的感覺,也是館內最多遊人圍攏拍照的焦點地方。


緬甸館內售賣玉石的櫃位 / 手工精巧的孔雀樂琴 / 姿態各異的佛像雕塑 / 正門上帶點傳統佛國色彩的圖案裝飾

逛世博感覺就如擁有叮噹的「隨意門」,瞬間又由中東返回東南亞,hea行下充滿佛國風情的緬甸館。館內以該國的佛教寺廟和傳統建築為設計元素,穿過正門的小橋流水,就睇到一個擺滿不同造型佛像的小石窟,再往內走就見到售賣緬甸玉器的櫃位,其餘地方則擺設了數件精巧的工藝品,包括上圖的孔雀樂琴,感覺上像西方的豎琴,彈奏起來的聲音不知是否與豎琴一樣清婉淡雅呢?


沙特阿拉拍館從這角度看更像夜光大飯碗 / 閉館前竟然仍有一條死心不息的人龍在緩緩舞動

速行完緬甸館後返出去,似乎附近已經無乜可以「自出自入」的國家館了。只見前面的韓國館依然打晒蛇餅,當然又係過其門而不入。再行前少少又見到另一座同樣人氣十足的沙特館,它因為外形似一艘高懸於空中的船,故又稱為「月亮船」,船底和船頂種植了150棵棗椰樹,很有點椰林樹影的中東風情。不過,由於沙特館內設有一個1600平方米的IMAX巨幕影院,播放一齣名為「飛越沙特」的影片,所以也「順理成章」成為熱門館之一,人龍最長時聽聞要排7個鐘(聽見已經想暈低,好佩服同胞們的耐力),果陣雖然過左9點,但見條人龍應該都要至少排個零兩個鐘走唔甩,所以都係掠門而過算了。


約旦館大門以著名的佩特拉古城作招徠 / 館內隨處可見關於佩特拉的古蹟介紹

掃興地離開沙特館後,赫然被眼前的一座世遺古蹟吸引,而且仲係無乜人的,所以又一支箭咁標埋去。無睇錯,果然係約旦館的佩特拉古城外牆。基爾無去過約旦,卻有睇Globe Trekker之類的鬼佬旅行節目介紹過,佩特拉古城係約旦的國寶級世遺,來到世博當然又要力sell下!


約旦館紀念品店出售的彩色沙雕瓶子,之前去埃及旅行時也見過 / 館內的卡茲尼神殿模型

約旦館內幾乎每處都見到佩特拉古城的影子,當然不會少得遺址內最著名的卡茲尼神殿(Khazneh Treasury),它是一座有濃厚希臘色彩的壯麗建築,據說《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裏。館內還展示了約旦城市亞喀巴從港口城市轉變為商務和休閒之城的過程,以及當地的城市生活面貌。


阿富汗館大門是仿照赫拉特藍色清真寺而建 / 也門館儼如迷你中東市集 / 出售銀器的攤檔

離開約旦館後,順便逛逛對面的阿富汗館。與伊拉克一樣,近年飽受戰火蹂躪的阿富汗也展出戰後的城市重建面貌,單從展館那宏偉的正門看,就完全不覺有什麼戰火傷痕味道,外牆還鑲滿亮麗的藍綠色瓷磚,看介紹才知原來是仿照阿富汗著名的「藍色清真寺」外牆而建。藍色清真寺原名馬扎里沙里夫清真寺,約建於公元12世紀,後來被成吉思汗大軍所毀,15世紀才再重建。除了看清真寺外,阿富汗館內還有個「拉希米收藏展」,展示珍貴文物共400多物,當中包括各式銀器、銅油燈、古董指環首飾和地毯等。行完再過埋隔籬的也門館,這間館基本上沒有什麼展品可看,甚至連介紹的展板也不多,館內四周擺滿了中東式的小攤檔,人潮鬧哄哄的儼如一個小市集,可能這就是他們最真實的城市生活面貌吧!


巴勒斯坦館內最矚目的阿拉法特拼圖人像畫 / 傳統阿拉伯風格的大門 / 古樸的橄欖油燈 / 展館內擺放了耶穌誕生的馬槽雕塑,還有東方三博士來朝 / 已經將耶路撒冷定為首都

再行埋隔籬同樣「戰火連天」的巴勒斯坦。與阿富汗和伊拉克一樣,巴勒斯坦館看來也非常「欣欣向榮」。館內比較矚目的是一幅由巴勒斯坦人笑臉拼砌而成的巴解領袖阿拉法特人像,此外還有一個講述耶穌誕生故事的雕塑,以及一幅大大隻字寫上「巴勒斯坦首都耶路撒冷」的仿古城牆,如果有以色列人來看的話,唔知會有咩感受呢?!


巴林館內的倒立巨人雕塑 / 設計較新穎的展板 / 基爾也曾踏足過的巴林國土

由於同場的敘利亞館已經休館,拿拿林行埋旁邊的巴林館以免佢都閂門。巴林館的外貌雖然也很有伊斯蘭色彩,但與其他中東國家館最大分別是棄用了色彩繽紛的花紋彩繪裝飾,而採用了典雅的純白設計,館內也沒有什麼喧鬧的中東市集,反而帶有幾分潮味的現代感。入去一睇原來也非常摩登,純白的牆配合簡潔的白色燈光效果,更添幾分科幻感覺,用這種摩登手法介紹歷史文化,感覺也很新穎。館內還有一些輕觸式屏幕,介紹巴林人昔日和現代的生活方式。不能不提的還有聳立於展館中央的巨型倒立人像雕塑,令展館平添幾分現代藝術館的味道。


貌似菠蘿包的印度館,同樣人山人海 / 充滿加德滿都風情的尼泊爾館

掃完一大堆中東館之後,出去行下順便抖抖。行無幾耐前面又見到了印度館,不過離遠已經見到一條長長的人龍影子,所以打定輸數,在外面走一圈看看就算。印度館的外貌像個菠蘿包,赤紅色的巨型中央穹頂建築靈感是來自艾哈邁達巴德的Siddi Syed清真寺,象徵印度「萬象和諧」的主題,夜色下這個菠蘿包上發光的花紋也蠻好看。再望望旁邊的尼泊爾館都好宏偉,而且由於即將閉館所以人潮漸散,梗係要乘機走入去睇睇先。


沿著長長的迴旋樓梯可登上尼泊爾館的大佛塔 / 尼泊爾館重現11世紀的阿尼哥建築風格 / 館內展出不少具中國味道的書畫和佛像藝術品

尼泊爾館是由多組精巧的木建築組合而成,展示了不同歷史時期的尼泊爾民間房舍面貌。記得4月底上海世博臨開幕前,尼泊爾館還在趕工,大批來自尼泊爾的工匠為這座令人嘆為觀止的木結構建築物作最後的雕鑿修飾。事實上,進入尼泊爾館時,也深深感受到這個「縮水版」加德滿都的懾人魅力,可說是一個木建築藝術的精品。館內除了有大批由尼泊爾350戶家庭花費2年時間趕製的傳統民間手工藝品展出外,館旁還有一座巨型阿尼哥式佛塔,可惜由於夜已深即將閉館,登上塔頂的迴旋長梯已經關閉了,無緣登塔一看。


外形似孔明燈的台灣館 / 燈火通明的世博軸 / 世博文化中心像Independence Day中的大飛碟

遊完尼泊爾館後,位於A區這一帶的亞洲館基本上也巡了一轉,餘下的台灣、卡塔爾館也要排隊的,所以也只是例牌地在外面影下夜景就算「到此一遊」。其實夜場遊世博也不錯,即使入不到館,在外面hea行看看展館外牆的燈飾,也是一件賞心樂事。臨離開Asia之前,再上天橋影下喱區的大wide shot,在天橋上可遙望橫臥中央長逾1公里的世博軸,一個個像大磨菇的傘子清晰可見,世博閉幕後這一整列大磨菇將會成為新的shopping mall,與旁邊的「大飛碟」世博文化中心和中國館一同保留下來,成為上海的新旅遊景點。



由於之前睇過其他blog友寫的「世博攻略」,聲稱每晚九點以後臨閉館前趁人潮漸散,會有機會「偷雞」不用排隊也能入到一些熱門的展館,所以遊完亞洲區之後,基爾就諗住問下D「綠色人肉指示牌」(即世博義工),坐哪輛shuttle bus可以去到歐洲區博一博。到底基爾在深夜發動的「快閃歐洲特攻戰」能否成功殺入一兩間大館呢?且看下回分解!

2010年10月25日 星期一

浪遊記二再嘆世界

記得年多前收到blog友KK的大作《KK浪遊大世界》,近月又收到佢的喜訊,原來佢第2個「囝囝」又出世啦!《浪遊2》仲舉行左新書發布會,可惜基爾臨時有事去唔到,但最後輾轉也終於收到他的最新大作。



一面揭著《浪遊2》,感覺比上一輯更有新鮮感,可能因為當中除了日本和澳洲基爾叫做有去過下之外,其餘的印度、尼泊爾、柬埔寨、菲律賓、汶萊甚至英國等,通通都無去過,真係好羨慕佢可以雲遊大半個地球!



打開本書,一開始就已經見到基爾非常回味的白川鄉合掌屋,仲有幪面超人和小露寶火車卡;再揭又見到阿格拉堡、風之宮同埋泰姬陵等印度名勝;去到英國仲有得去睇波添喎,又去埋巨石陣和尼斯湖,只差在見唔到水怪!



《浪遊2》記載了KK由1997年至2009年橫跨十幾年的浪遊足印,相信對他自己和讀者來說都是一個旅遊寶庫。當揭到最後一頁時還有「驚喜」,發現原來KK也不是成日都係lonely planet的,仲有大班朋友陪佢去浪遊大世界,真係非常難得,能同遊的相信都是死黨吧!最後當基爾睇完晒這兩本「浪遊巨製」後,還發現到一個「小秘密」,就係原來去旅行確實係一件會令人「心廣體胖」的樂事,單從這大堆照片可見,KK由十幾年前的「文藝俊型男」發育到依家的「健碩福氣男」,其優哉遊哉的富貴生活已可見一斑……Anyway,都係唔好亂講野費事畀人打!希望KK下個十年、廿年、卅年……,外型上即使會再有咩改變(仲講喎),但內心那團浪遊之火依然不會熄滅!

2010年10月22日 星期五

人棄我取遊世博:4

逃離「邪惡軸心」館之後,睇睇時間原來已經成八點幾,都係時候去醫下肚先!就在去搵食途中又經過一間唔駛排隊的黎巴嫩館,雖然個肚已經打緊鼓但都要頂住先,立即閃入去速行一圈。


紅噹噹的黎巴嫩館外貌 / 阿希雷姆國王石棺 / 壯麗的基達石窟3D影片 / 即叫即蒸小籠包RMB$20

一走進黎巴嫩館,感覺同之前逛過的幾間中東中亞南亞展館都有很大分別,因為四周圍都係黑鼆鼆的,真係有D以為自己去左「哈囉喂」咁!由正門一入去,就見到一個大石棺,好彩係唔會有木乃伊跳出黎嚇人的。其實喱個就係黎巴嫩館的鎮館之寶「阿希雷姆國王石棺」。


外觀採用波浪形鏡面設計的烏茲別克館 / 館內的「滿天星」天花板裝飾

阿希雷姆國王石棺由4隻跪地的石獅子抬著,石棺左右兩側的浮雕描繪國王坐在寶座上享用宗教聖餐的情景。他手持一個杯子和一朵百合花,寓意國王已離世。棺上還刻有隨從列隊,站在國王面前向他獻禮。石棺前後兩側雕刻的是痛哭的妃嬪,表達失去國王的哀痛。棺蓋上還有大量古老的腓尼基文字,它被視為希伯來字母、阿拉伯字母、希臘字母和拉丁字母等拼音文字的祖先,是現存最古老的拼音文字。至於阿希雷姆則是於公元前10世紀統治比布魯斯城邦的君主,該城距離現時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約37公里,是世上最早的城市之一。


烏茲別克館裏像脆麻花的巨柱雕塑是首都塔什干的地標 / 場內播映介紹烏國城市風貌的短片

今次世博展出的這具國寶級石棺其實只是仿製品,由8名工匠耗時4個月打造而成。此外,黎巴嫩館同場展出的基達石窟3D影片也非常壯麗,這個歷史可追溯至舊石器時代的中東著名石窟,去年才剛剛獲選為「世界新七大自然奇觀」之一,石窟全長達7公里,這次播出的3D影像只是當中的一小部分,但已足令基爾大開眼界了,若想看整個石窟,就要親身去黎巴嫩了。


烏茲別克館的玻璃展櫃內,陳列大量穿上民族服裝的公仔

睇完有意外驚喜的黎巴嫩館後,幾乎忘了肚餓,都係拿拿林走去覓食先,以免仲有其他正野睇,會搞到餓過饑。為左「抓緊時間」都係唔理好醜最緊要就手,於是行左去附近的一個food court,好彩由於時間已不早,food court唔算多人。考慮左一陣就買左今次來上海的第一籠小籠包,不過由於小籠包係即叫即蒸的,所以都要等一陣先有得食。可能由於肚餓關係,感覺上幾好食,至少新鮮,而且只有十來個,雖然賣廿蚊人仔(連飲品一罐)其實都有點貴,但好彩都夠飽。


哈薩克館由於有4D影院,所以人頭湧湧 / 日本館「紫蠶島」唔駛講又係望門輕嘆

食飽之後出去一望,見之前經過的烏茲別克館已經人龍散去,立即走入去望望。其實裏面唔算好精彩,只係個「滿天星」天花板裝飾比較靚,其餘多是電視播片,介紹首都塔什干的風貌,當然又係要sell下佢係古代絲綢之路上的古國之一,還有著名的希瓦古城,仲有介紹現今的經濟發展等,簡單行一圈之後即撇,因為仲想趁其他展館關閉前再走多幾間館。離開烏茲別克館之後,又見到鄰國哈薩克館,不過由於該館有所謂的「4D影院」,所以依然大排長龍,基爾當然唔會浪費時間。繼續向前走終於見到了日本館「紫蠶島」,這個聲稱是「像生命體那樣會呼吸、對環境友好的建築」,本來都想死死地氣去排下隊,但由於至少要排成兩個鐘,真係排得黎都閉館,所以還是在外面影下就算!


外牆恍如一個大竹棚的越南館 / 館內如歐洲哥德式教堂的高聳拱頂建築風格

失望地離開日本館後,無耐前面又見到一個大竹棚,原來係越南館,而且仲無乜人排隊,基爾當然又係「摩打腳」咁行埋去搵入口。據介紹,越南館是以可持續使用的竹子為支柱,展現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化精髓。波浪形的竹子外牆令人聯想到奔流的湄公河,而且它能有效阻隔日間猛烈陽光的熱力。館內共用了8萬枝大型竹子紮成宏偉的巨柱樑,組成恍如哥德式建築的開闊而高聳的拱頂,確實有幾分歐洲中世紀教堂的莊嚴氣派。


飄浮於越南館中央大水池的睡蓮燈飾 / 大型水晶吊燈令展館充滿法式宮廷氣派

可能由於越南從19世紀到20世紀初一直是法國殖民地,館內不知不覺間也滲進了點點法式風情,例如一盞盞從天花頂吊下來的宮廷式大型水晶吊燈,已經很有凡爾賽宮的氣派,而展館中央的一個大蓮花池,也令基爾聯想起法國印象派大師莫奈的名作《睡蓮》。大蓮花池還倒映了展館的哥德式拱頂和大型水晶吊燈,設計配合得天衣無縫相得益彰。


越南館內展出不少國寶級文物,感覺像參觀歷史文化博物館

據聞今年是越南共和國建國65周年,也是首都河內建城1000年紀念,所以今屆世博越南也隆重其事,運來了不少國寶級文物來晒冷,當中不少是著名的木雕佛像、精巧細緻的花瓶、陶俑等,真的有點像去了越南歷史博物館走一趟。此外,原來越南也以木器家具聞名,展館內有一處角落闢作木器家具展銷廳,擺放了不少以萬元計的名貴花梨、酸枝、紫檀木製作的中式家俬,即使買唔起都可以見識下,可惜大部分都不能試坐或觸摸。


已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占婆石雕 / 青銅檀香爐 / 花梨紫檀木器家具展銷廳

越南館內另一樣必睇的珍貴文物,就是於1999年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占婆石雕」。占婆古國約建立於公元137年,位處現今越南中部峴港一帶,中國古代稱之為占城或林邑,屬東印度裔旁支,與越北的漢族越南人對峙近千年,至1832年才被越南阮朝完全吞併。到了19世紀晚期法國考古學家在峴港附近的美山發掘出占婆國的古城遺址和大批文化,風格與柬埔寨的吳哥窟古城和印尼爪哇的婆羅浮屠遺址很接近。目前占婆古城只剩下幾座佛塔和獅象神獸石雕裝飾圖案,這次世博越南館亦展出幾塊占婆石雕,就是擺放在蓮池邊張大嘴巴的石獅子,本來它們是噴水口的壁飾,造工極之細緻,足見古時占婆國深厚的藝術文化成就。



睇完喱幾間無咩人問津的黎巴嫩、越南館之後,感覺上hea逛這類文明古國展館也不錯,這些歷史文物對好多人來說可能都很悶蛋,但基爾就情有獨鍾,覺得非常值得一看,而且越睇越有味道,是真正的「人棄我取」之道。即使放棄去熱門大館同人逼爭排隊睇咁咩3D、4D電影,也完全無遺憾。至於基爾跟住又會去逛D咩「被遺忘的展館」呢?且看下回分解。

2010年10月21日 星期四

一線軒@鯽魚涌

唔知係咪因為基爾做野果頭多有錢佬同富婆住,總覺這裏求其一間茶餐廳食個lunch閒閒地都要成三、四十蚊,比住開那邊的「貧民區」貴得多。不過,喱日因為臨時有事沒有帶飯,於是乎又跟同事出去覓食下,左轉右轉下在一條後巷隱閉深處,找到這間雲南米線舖。



喱間隱世食店「一線軒」位置鬼鼠成咁,基爾相信一般區外人應該係唔會搵到的,只有在附近住的或返工的人才會知訂。雖然係位於一條簡陋的後巷,但其實間食店的裝修算係OK的,細細間舖也有幾台客,四周圍紅卜卜的牆壁上擺滿了富中國特色的擺設和國畫,感覺就如去了外國China town的中國餐館一樣。



雖話雖係雲南米線,但其實配菜依然係豬軟骨、豬大腸、腩肉、魷魚、黑木耳、秀珍姑、牛展、鴨腎、牛肝菌、鮮蝦腐皮卷……大部分係見慣的車仔麵貨色,至於雙拼、三拼、四拼甚至五拼就真係豐儉由人任君選擇。基爾叫了三拼圍起黎都要成三十大元一碗,加埋豆漿就$34,食米線黎講其實一點也不便宜,而且味道也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一線軒
鯽魚涌海灣街4-6號嘉榮大廈15號舖

2010年10月16日 星期六

神樂院拜苦路@大嶼山

秋高氣爽又係登高旺季的來臨,喱次揀左大嶼山的教宗聖地走一轉。講的並不是遊客多過旺角的昂坪寶蓮寺,而係路途比較隔涉和人跡比較罕至的、位於愉景灣與梅窩中間一處山野間的熙篤會聖母神樂院!


上山的道路兩旁樹上掛起大十字架,設計成14站「苦路」,象徵耶穌受難時的14站

相比於以往只能在中環的港外線碼頭乘船,現在可循陸路入大嶼山,實在已經方便了不少,至少新界仔基爾毋須浪費太多交通時間,坐「E」車來到東涌再轉嶼巴,約個半鐘就到達愉景灣的起步點。由於是第一次行喱條線,所以沿斜路上山時最初還是走錯路,來來回回又問下人再兜兜轉轉終於找到兩旁有懸掛了十字架大樹的「苦路」,證明找對了路。


走入大門立即就見到一座中西合璧的聖母亭

正門內有一座很古雅的中式涼亭,在教堂或修道院看到中式建築感覺很特別,除了這裏之外,另一處較著名的就是沙田道風山。涼亭由6支紅色圓柱承托,綴以著名的「聖母藍」裝飾。如果係教徒、讀過天主教學校望過彌撒、去過外國教堂參觀或對聖像畫有認識的,相信對代表聖母無玷的藍色一定不會陌生。自中世紀以來聖母大多是以身披藍抖篷的形象出現在各地教堂壁畫或著名油畫上,包括15世紀達文西所繪的《Virgin of the-Rocks》(現藏於倫敦國家美術館)。

至於神樂院這個涼亭內也有一尊聖母像,亭上的匾額還有「萬福瑪利亞」的字句。相信大部分blog友應該都不會懂得這句話有何特別之處,它其實是來自幾十年前流行的文言文版本《聖母經》﹕「萬福瑪利亞,滿被聖寵者,主與爾偕焉;女中爾為讚美,爾胎子耶穌,並為讚美。天主聖母瑪利亞,為我等罪人,今祈天主,及我等死候。亞孟!」相信依家已經無乜人仲會識念,基爾記得只有3、4歲時每天朝早返幼稚園,早禱時一定要集體念一遍,那時年紀實在太細,當然只是純粹「念口王」,根本就不會明白當中的意思,但細路仔的記憶力就是這般厲害,都了今時今日基爾仍可以背得琅琅上口(有可能基爾已是最後一代懂念文言聖母經的人,大可申報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各位blog友要對這舊「活化石」好好珍而重之喇)。


步向聖至的石橋上,欄杆也是塗上聖母藍的顏色,走在橋上時要保持清靜

說回神樂院,如果單單說「熙篤會聖母神樂院」大家可能未必知係乜,不過一講到十字牌鮮奶相信大家都一定會「哦~~~~!」一聲。冇錯,半個世紀以前這裏與薄扶林的修院一樣,擁有生產鮮牛奶的乳牛牧場。神樂院於1928年成立,最初是由河北正定河灘由26名司鐸組成,隸屬源自法國的熙篤會。後來國共內戰爆發,李博嵐院長率領修士南下香港,並於1956年遷到現址。據記述當初十多位修士來到大嶼山這片荒蕪之地修橋築路修建聖堂又開設牧場,幾經艱辛才能重建教會。


聖堂橋上寫了建橋的年份「1960」,橋下是湍急的小溪澗

如果有去過瑞士琉森的話,一定會走過橫跨琉森湖那條著名的木建Chapel Bridge,那條建於14世紀的木橋曾是歐洲最古老的橋樑,可惜1993年發生大火而盡毀,現時那條只是90年代重建的仿古贗品而已。這樣看來大嶼山神樂院的這條Chapel Bridge就古老得多,橋頭上寫了1960的字樣,原來已經有半個世紀歷史,橋下還有一條潺潺流過的小溪。可能由於四野無人格外寧靜,站在穚上真的可清晰聽到久違了的淙淙流水聲音。


神樂院聖堂很有法國南部小聖堂的色彩,圖左草坪為昔日的修士墓園

神樂院的聖堂其實只是一座低矮的單層平房,設計既簡潔又典雅。由於教堂內有信徒正在祈禱念經,實在不好意思四周圍拍照以免打擾他們的寧靜,所以稍稍停留後就繞往教堂的後園參觀。後園有一大片清幽的草披地,告示牌上寫著這裏原來是昔日修士的墓園。


聖堂臨海一方是陡峭的懸崖,對面的小島就是坪洲

繞過墓園後,眼前竟是一處豁然開朗的臨海懸崖,除了聽到到驚濤泊岸的巨響外,遠處還可看到飄渺於煙海霞霧中的坪洲。據聞昔日是有街渡來往坪洲與神樂院所在的大水坑,現在是否仍有則不得而知。


後園裏種植了不同品種的花卉 / 面向懸崖那邊的聖堂外牆

站在懸崖上,強勁的海風不斷由山崖下吹上來,一個站不穩的話真的可能會被吹落山,即使站穩陣腳也要抓緊帽子以防被吹甩,長頭髮的也要小心被吹甩髻!食完一大輪西北風後終於捱唔住,要走返入聖堂坐坐休息下,才再繼續上路。還要一提的是,上圖右就是面向懸崖一方的聖堂外牆,牆上有個極大的「TM」徵號,它其實就是熙篤會神樂院Trappist Monastery的簡稱。


聖堂後園外走過另一條白色的聖堂橋,就是修士宿舍

昔日經常路經的牛池灣聖若瑟安老院,記憶中也有這個「TM」大標誌。翻查資料原來50年代熙篤總長訪港時曾住過這裏,所以它與神樂院也算是有點淵源。可惜這座建於1919年的西式大宅園又成為大地產商的囊中物,於2003年部分建築被拆除以興建摩天豪宅大廈(再次要鬧鬧清水灣8號簡直係核突到震,與四周環境完全唔夾)。幸好神樂院是隱藏於大嶼山的深山裏,否則這處無敵大海景靚地皮一定又會令大地產商垂涎。


離開神樂院後,繼續越過高山又越過谷,走上個多小時的翻山越嶺「苦路」

由神樂院繼續往南走,盡是一片「無人地帶」的山嶺,除了間中會遇到一兩名穿戴得非常pro的行山友之外(基爾行山向來只是一般去街look無乜裝備),幾乎就只有天蒼蒼野茫茫伴隨而行,可以說是與大自然零距離接觸,而且也不用怕迷路,只要不去抄小徑,一路沿大路行就無問題。


在無遮無掩的落山路上可以望到遠處熟悉的銀礦灣和梅窩碼頭

行程尾段終於遇上了比較輕鬆的大落斜路,迎面就是月半彎似的銀礦灣,還有一座座低矮大廈的梅窩市區!雖然這天天色總是灰濛濛的,但因為終點在望還是掩不住雀躍的心情,邊行邊影好彩都無碌落山。不過正所謂「望山跑死馬」,由這處山坡望落去雖然似乎好近,原來也要成大半個鐘才到達梅窩碼頭,由這裏可循海路返回中環,也可像基爾那樣乘巴士返回東涌再循陸路回歸俗世繁囂。

《附錄》大嶼山愉景灣經神樂院至梅窩碼頭山徑路線圖

2010年10月14日 星期四

《戀戀凡花》六星燃起親情

睇完韓式扭曲人性的《下女》之後,再睇另一部日式女人戲《戀戀凡花》。單單睇電影的poster已經覺得喱齣戲非睇不可,尤其係睇開日片的人,因為戲中幾乎網羅了當今日本的六大當紅女星﹕蒼井優、鈴木京香、竹內結子、田中麗奈、仲間由紀惠、廣末涼子,第一時間想起的似乎就只差了松隆子和綾瀨遙(看《戀戀凡花》時剛好也看到松隆子的新戲《告白》的預告)。



基爾唔算係戲迷,所以都好少話電影一上就禽禽青趕住去睇。《戀戀凡花》之所以吸引,除左係去睇女優之外,仲因為佢開正基爾條「懷舊」路線。全套戲係分開6個女主角演6段戲,年代背景由戰前的昭和11年(1936年)到平成21年(2009年)長達70年的女人故事。最盞鬼係導演小泉德宏玩懷舊也玩得非常到家,拍攝三、四十年代時除了會用返黑白片效果外,還會特別用返昔日小津安二郎、大島渚、市川崑以及黑澤明之類的人面大特寫定鏡1分鐘、背影定格1分鐘等,可能係想向這班日本大導演前輩致敬吧!事實上,能夠重拍出這種老電影的味道絕對不容易,鏡頭也絕無穿繃,可見小泉德宏確係有一手。

講返班女優。點解這次電影公司咁大面,可以請齊6大女星登場合拍電影?聽講原來係因為她們原本合拍過一個Shiseido洗頭水廣告(可惜香港無播出過),這次合拍電影算係一個延續云云。姑勿論原因,單睇喱個卡士都確實係可一不可再。先講最當時得令的蒼井優,如果睇過《草裙娃娃呼啦啦》甚至更早期的《花與愛麗絲》和《青春電幻物語》,該對她有點認識。年僅25歲的蒼井優是6大女星中年紀最輕的一個,但導演就專登搵佢演年代最遠的三十年代那段「戰前戲」,已是很大的挑戰。難得蒼井優面對定鏡大特寫那些老式拍攝鏡頭也應付自如,很有老電影中的女星味道。值得一提係蒼井優在櫻花紛飛中離家出走的一幕,拍得壯麗而古雅,令基爾立即就想起了深作欣二拍《華之亂》時開場那幕櫻花紛飛的壯麗場面,有異曲同工之妙。



由三十年代鏡頭一轉飛返21世紀的2009年,登場的是久違了的鈴木京香,演的是一名情場事業皆失意又突然發現自己有左的未婚媽媽。鈴木京香是6女中年紀最大的(也是唯一大過基爾的女星)。唔知係咪因為角色關係要專登扮憔悴,與其餘5姝比起上來就稍見殘樣。她與廣末涼子其實係演兩姐妹(仲間由紀惠的女兒、蒼井優的外孫女),但睇落就似母女。在這段戲中,基爾最鍾意係鈴木京香在仲夏的滂沱大雨中奔跑的一幕,拍得非常悽美兼有詩意。

再說五十年代的竹內結子。竹內結子與田中麗奈及仲間由紀惠在戲中其實是蒼井優的3個女兒,算是同年代的人,演繹的時代背景卻分別是五十、六十及七十年代。竹內結子這段戲是基爾最喜歡的一段,因為導演特別穿插了兩個時空,鋪排極有心思,除了與老公度蜜月之外,還有丈夫車禍死後第2次的舊地重遊,說來又真的有點似岩井俊二拍《情書》的那種穿越時空的奇幻感。加上狀態大勇的竹內結子,扮相可以說是6女中最靚的一個,她梳的高髻配襯上一身白色套裝裙,拿著白色皮手袋和白手襪,都真係好有蕭芳芳甚至柯德麗夏萍那種五、六十年代女星的優雅氣質。



六十年代的田中麗奈這段戲,可說是全片中拍得最輕快、最有趣的一段。她演的是一名雜誌社編輯,在一大堆男同事中力爭男女平等。最後佢揀左嫁畀戇居男友定係選擇了事業,基爾在這裏姑且不穿橋。不過戲中這段就拍得特別colourful,色彩特別sharp,又令基爾想起六、七年代那些寅次郎《男人之苦》,又或者山田洋次拍的《幸福的黃手絹》,那時的高倉健、倍賞千惠子和桃井薰就是有這種味道。向來覺得田中麗奈係屬於霎眼嬌一類,不過吹散稿紙及與姐姐竹內結子在河邊看螢火蟲的兩幕戲,確實又拍得佢幾靚,咁多年來一樣keep得青春逼。至於戲中老爺車來來往往的街景,也極有看六十年代粵語長片的味道。

七十年代的仲間由紀惠是一名少婦,即是鈴木京香和廣末涼子的媽媽。由於她不忍心將腹中的小女兒打掉,即使冒難產風險仍堅持要把孩子生下來。唔知點解她與丈夫的幾場對談戲,基爾就覺得好有山口百惠與三浦友和feel,可能是戲中她的家居擺設很有七十年代日劇味道吧!至少仲間由紀惠身上穿的那件菱形pattern背心就非常有七十年代風格。這段最喜歡的,是在秋色中的仲間由紀惠拖著女兒與丈夫在河邊漫步享家庭樂的一幕。



最後又回到2009年的冬日雪國,這段由廣末涼子來演繹。戲中的廣末自小一直因為自己的出世令母親離世而耿耿於懷,所以很希望自己能當個好媽媽。後來因為婆婆(蒼井優飾)離世要回鄉奔喪,與爸爸及姐姐重聚。一屋三口相處下來,從彼此間閒來的攀談,廣末涼子終於解開了心結,現時也為人母的廣末也領悟到當年母親為了讓她活下來而不惜犧牲自己的心情,也更覺得自己是母親生命的延續,更愛惜身邊的所有親人。

6朵花經歷春夏秋冬四季,橫跨近一個世紀,展現的是6個日本女性的故事,每個故事其實都可以獨立成章,唔同人可能會鍾意當中唔同的故事,但難得是整體鋪排結構絕無鬆散感覺,6個女人3代人之間其實還有千絲萬縷的血脈相連,這可能就是《戀戀凡花》高章之處。

2010年10月12日 星期二

人棄我取遊世博:3

逛過一大堆唔太多人認識的中亞、南亞國家館之後,基爾見旁邊仲有兩間同樣無咩人問津的展館,走近一睇原來竟然係被美國封為「邪惡軸心」的北韓和伊朗館,無計啦為左blog友著想,點都要做下港產007深入虎穴,為大家直擊下喱兩間館到底有幾「邪」!


北韓(朝鮮)館外懸掛了巨幅國旗 / 聳立於館內的主體思想塔

所謂的「邪惡軸心(Axis of Evil)」,其實是由美國前總統喬治布殊「發明」的,所指就是他於2002年1月發表的《國情咨文》(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中提到的一些「贊助恐怖主義的政權」,當中指明的國家包括伊朗、伊拉克、北韓和利比亞。由於伊拉克已被美國打殘,利比亞亦已同佢地friend返,所以目前「邪惡軸心」就只剩下北韓和伊朗。


左﹕北韓館的主題是「人民的樂園」,中央放置了著名的牡丹峰噴泉仿製品 / 館內攤檔售賣各式紀念品,包括北韓國旗(RMB$10)、郵票、金日成和金正日的書籍等

先走進北韓館!該館的正確名稱應是朝鮮館,原來北韓係首次參與世博,主題是「人民的樂園」,似乎看不到什麼「邪」野。由正門入去立即就被那幅近5米闊3米高的巨型平壤風景照吸引,照片前豎立了4.5米高的主體思想塔模型。原塔位於首都平壤市中心大同江畔,是1982年為祝賀金日成70歲壽辰而建,塔正面立有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的塑像,高舉由錘子、鐮刀和毛筆組成的朝鮮勞動黨黨徽作前進狀,塔身上半部前後各嵌上朝鮮文「主體」兩大字,因而得名。


館內還築有朝鮮式涼亭、假山、小石洞和大同江等,小橋流水的佈局構建成一幅山水畫

展館中間還有一座音樂噴泉,是北韓另一著名地標「牡丹峰噴泉」,噴泉雕像造型是5個孩子手牽手圍成了圓圈,中間兩個小男孩正在放飛一隻白鴿。噴泉旁有一條彎曲的河流,象徵源源不斷的大同江,江上有一座朝鮮式涼亭,簷上繪有朝鮮「八仙女」的傳說。展館後半部分是售買紀念品櫃位,出售各式共產味道十足的紀念品,包括國旗、國徽襟章、介紹北韓的書,還有比較少見的北韓郵票等。


伊朗館內充滿伊斯蘭色彩的天幕圖案 / 掛在正門外的巨幅伊朗地圖

刺探完朝鮮館後,再鼠去隔籬的伊朗館,該館同樣可以自出自入,實在太好了。由正門入去一睇,發現館內其實都唔少人,但因為地方夠大,所以也不會感到太擠逼。展館設計體現了伊斯蘭傳統建築的特色,遠看就像一座清真寺。館內除了看到古代波斯帝國源遠流長的文化成就外,還有現今伊朗最新的城市發展情況。


左﹕大流士銘文石碑 / 右上﹕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的歡迎辭 / 右下﹕公元前2600年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石書,是現存最古老文字之一

伊朗館以水、土、光和色彩為主要設計元素:在聽覺和視覺上製造水的流動感,象徵宇宙;土象徵人類與創造;光象徵大自然與神聖精神之源;色彩象徵繽紛的物種。為了展示深厚的歷史文化,展館特別由伊朗運來一些以往極少出國展覽的國寶,包括5塊在19世紀開鑿埃及蘇彝士運河時出土、刻有大流士大帝銘文的石碑,上面還刻有巴比倫、伊拉米和波斯等文字。此外,還有昔日在history教科書上見過的蘇美爾人楔形文字泥板和石書。楔形文字是最早的西方文字,在西亞廣泛應用長達3000年,現今發現的最後一片楔形文字泥板是公元75年的遺物,此後楔形文字逐漸被後起的腓尼基、拉丁等拼音文字取代,無聲無息地失傳了。


左﹕伊朗館內的伊斯蘭雕花圖案圓拱天幕 / 右﹕栩栩如生的老虎掛氈

除左睇古董外,睇波斯地氈都係伊朗館的重點節目之一。織造地氈是伊朗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手工藝,歷史學家相信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500年,至今已經有逾2500年歷史。位於伊朗館2樓的展廳,既展出了各式巧奪天工的地氈藝術品,同時也是明碼實價的出售。編織一般2米乘3米的地氈,一名技工就要花一至兩年時間才能完成,售價要幾千至數萬不等,視乎絲綢和羊毛的樁與打結密度而定。


左﹕第一次見喱種地氈花瓶 / 中及右﹕遠看極似油畫的地氈掛畫

睇地氈之餘,伊朗館內也展出很多以地氈為題材的工藝品,例如上圖左的巨型地氈花瓶,幾乎有基爾那樣的高度。平時見中國傳統青花瓷器花瓶見得多,這種無縫的地氈花瓶還是第一次見,都幾巧奪天工。另外還有大量仿西方油畫風格的地氈畫,遠看確實幾似油畫,近看才看出地氈的細毛,當然同樣係價值不菲。


左﹕具波斯傳統風格的地氈掛畫 / 中﹕全館最貴的一幅地氈畫 / 右﹕位於伊朗館2樓的迷你咖啡廳,還有伊朗雪糕賣

在伊朗館2樓的地氈展銷廳走了一點,幾乎被花花碌碌閒閒地幾十萬至百萬的波斯地氈弄得眼花瞭亂,正準備走之際,赫然發現一大班同胞在樓梯角落圍觀,八卦基爾走埋去一睇,原來又有一幅地氈,不過它只有一張A5 size的手巾仔般大小,但下面竟標出售價是380萬元人民幣。波斯地氈除了講究質料外,也以精密程度判別優劣,這張迷你小手帕地氈的密度高達每平方英寸2000結,描繪的是昔日波斯國王的宮廷生活,一位熟手技工也要花20年工夫才能織成。


伊朗館2樓是地氈展銷廳,一幅幅大大小小的地氈動輒以萬元人民幣計

走在這個大型地氈展銷廳內,確實有點去了國貨公司的感覺。大部份中下價的地氈都畀人任摸任試,貴價的當然就另當別論。不過眼見國內同胞的購買力確實都幾犀利,當然也有人如基爾一樣齋睇唔買純粹運吉走一圈而已,叫做見識下也無妨。值得一提的是,展館2樓還有個迷你咖啡廳,坐在這裏可俯覽下面1樓的盛況,行得累了也可坐坐,順便幫襯飲下咖啡。


左﹕伊朗核電廠模型 / 中﹕曾到訪波斯的鄭和寶船模型 / 右﹕傳統樂器和名人塑像

睇完地氈走返落1樓,行行下終於見到一D「邪」野,就係上圖左的核電廠模型,展示伊朗的核設施都是用於和平用途云云。此外,在伊朗館內竟還有一隻巨型的中國帆船,細看說明指這就是15世紀曾到訪過波斯的鄭和寶船,以示中國與伊朗早有源遠流長的邦交,確實係老朋友。



睇完朝鮮和伊朗館之後,基爾個肚開始有少少打鼓。到底世博園內有咩好野食呢?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