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擁有300多年歷史的聖彼德堡,標誌著昔日沙俄走向興盛的光輝年代,原來它的「龍穴」竟然是在一個沼澤上的小碉堡?
一場金融海嘯相信令不少人打消外遊念頭,在這段「艱難時期」,閒來最好的節目就是翻翻舊相簿,重新檢閱一下旅行的老照片止下癮,當作是再去了一次吧!當看到遊俄羅斯的舊照時,才省起不應讓「俄羅斯謎旅程」系列的blog爛尾,因為其實好戲還在後頭呢!好吧,反正暫時都不會有外遊打算,就的起心肝再次為它延續下去,也讓自己再喚起此行的美好回憶。
翻查紀錄,「俄羅斯謎旅程」上次寫到聖彼德堡的戰艦阿芙樂爾號,就從這裏再起步吧!有人說看蘇聯的歷史要去莫斯科,看沙俄的歷史則要到聖彼德堡,確實該市仍保留了不少17、18世紀沙皇時代的歷史名勝,除了阿芙樂爾號外,當然還有到訪聖彼德堡的發源地——彼德保羅要塞(The Peter and Paul Fortress)。
17世紀末18世紀初,沙皇彼德大帝在歷時21年的北方戰爭中力挫瑞典,打通了進出波羅的海的要道,1703年彼德大帝為了穩守這個軍事要塞以防瑞典軍反撲,於是在涅瓦河右岸一片沼澤上的兔子島上,修築了一座六棱體碉堡,就是彼德保羅要塞。為了防禦敵軍,古堡的城牆高達12米,厚4米,沿涅瓦河一面長700米。
古堡內最搶眼的,就是1712年建成的聖彼德保羅大教堂,即使在對岸的冬宮,也可清楚看到它那高達122米的尖頂鐘樓。這個金光爛燦的尖塔直至1950年代,仍是聖彼德堡市內最高的建築。然而這支恍如避雷針的尖塔建成後便一直多災多難,經常受雷擊,但有本事有膽量爬上去維修的工匠卻少之又少,1830年就有一名巧手工匠,僅以繩子攀上塔尖修理被雷電擊中受損的十字架,並被載入史冊。
聖彼德保羅大教堂是一座早期的俄羅斯巴洛克式教堂,雖然論宏偉程度,稍遜於歐洲的梵蒂岡、米蘭等大教堂,但內裏富麗堂皇的裝飾絕不失禮,一盞盞璀璨的大型水晶吊燈加上瑰麗奪目的黃金雕塑及銅像,幾乎以為是去了皇宮參觀一樣。當中以正廳裏的聖像畫最金碧輝煌,上面畫了耶穌傳教的情景和受難情況,周圍則雕刻了神像,表情皆栩栩如生。
這座大教堂也是沙皇的陵寢,從彼德大帝到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都安葬於此。這些沙皇陵墓基本上只是一具大理石棺,沒有什麼地下室或陪葬品,只是簡單放置在大廳中,石棺前只有一塊大理石墓碑刻著沙皇的名字、生卒年而已,每位沙皇旁還有皇后的石棺,簡單的程度令人感到意外,與金碧輝煌的大教堂形成強烈對比。沙皇之所以不下葬入土為安,原來也是東正教的傳統。
除了是軍事據點及沙皇的王陵外,彼德保羅要塞還是國家監獄,在堅固的圍牆內還有設很多陰暗、潮濕的單人囚室。第1個被關入獄的,是彼德大帝之子阿列克謝。他因意圖篡位被捕,在獄中被父皇下召勒死。此後不少俄國革命家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寧哥哥烏里揚諾夫等皆被囚禁於此,及至1905年高爾基也曾因發表革命傳單文章被囚禁在要塞內。
走出大教堂,要塞內其實還有偌大的院子。在大院裏信步遊逛,會看到一座裝飾著石柱和航海女神塑像的白色亭子,稱作「俄羅斯海軍之父小屋」,裏面擺放了一艘據說是由彼德大帝親手製造的木船,還有展出彼德大帝昔日用過的家具和器皿,以及聖彼德堡建城初期的古董珍藏。
時至今日,兔子島上的彼德保羅要塞仍放置了不少古老大炮車,還有其他蘇聯時代的軍用物資,靠近要塞旁的涅瓦河邊,也停泊了不少古老的三桅戰艦作招徠,部分船艙裏已改建為餐廳、展覽廳或紀念品店,但若單從外觀看,仍能展現出百多年前沙俄海軍艦隊的威勢。
彼德保羅要塞的6座棱堡,象徵著彼德大帝與5名將軍當年為沙俄開創的盛世,設於棱堡四周的3000門大炮,曾為抵禦千百萬外敵而堅守城池,包括二次大戰時期擊退了納粹德軍長達900日的圍攻,相比起被斯大林及蘇軍閃電棄守的首都莫斯科,古都聖彼德堡似乎更讓俄羅斯人感到驕傲。難怪今時今日,每逢中午12時,彼德保羅要塞的奈富什金棱堡大炮仍會按傳統發射一枚空炮,向全城市民報時,也彷彿要讓後人銘記古都昔日的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