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26日 星期四

追憶卡通年華之五

「看住電視中的卡通人物,他們有些能飛天遁地,能人所不能;有些經常有奇遇,從不發悶;有些則無牽無掛,遊戲人間;有些歷盡考驗,最後都平平安安。若能試試做卡通人物,也應會是不錯的職業吧!」—— 基爾



在80年代芸芸日本、美國卡通浪潮之中,《藍精靈》可說是小時候僅有接觸的歐洲動畫。這班頭戴白色睡帽、一身藍色的精靈,誕生於50年代的比利時,其後流傳到美國,才迅速成為知名度遍全球的卡通。與誕生於芬蘭的姆明一樣,藍精靈同樣具備歐洲卡通一貫的閒適、優遊感覺。一群居住在森林中的小矮人,在一遍歡樂笑聲中過住無憂無慮的生活,即使有時吵嘴,也能火速化解分歧,回復笑臉。

在精靈村中,彷彿全都是小孩,除了一臉白鬍子的精靈爸爸。他在村中專門做和事老,運用高人一籌的智慧提點小精靈,教導他們做人道理,擺平他們的爭拗,而且還懂得煉丹,是村中的智者。此外,村內還有很多小精靈,他們都各具性格,例如愛扮大人說教的智多星、愛整蠱人的小搗蛋、經常抱怨的牢騷王、鍾意阿茂整餅的廚師仔、饞嘴的為食仔,還有小音樂家、詩人、畫家、自戀王、情聖、農夫、鐵匠和什麼也不做的懶蟲,以及金髮的女精靈美芝。「藍精靈,十分勁,反斗激氣真要命,沒法叫暫停,是活潑藍精靈,勁中勁,呢班馬騮唔定性!」幾句主題曲歌詞就表達晒啦!

除了《藍精靈》外,在翌年1982年推出的《怪物小王子》則是另一齣經典「群戲」卡通。這套與《叮噹》同出自藤子不二雄(好似應有個F字在中間)手筆的動畫,除了有主角怪物小王子之外,還有其女朋友怪子小姐,以及在古老大宅內專門負責煮飯的人狼、管家吸血殭屍及科學怪人褓姆,將西方3大經典恐怖人物玩得趣怪可愛。小王子發嬲時還會伸長手腳和頸,可能是《神奇4俠》和《超人特工隊》的鼻祖。

不能不提的是,陪伴大部分「7年生」成長的《430穿梭機》,就是在1982年啟播,直至1989年被《閃電傳真機》取代。這個經典的兒童節目幾乎橫跨了整個80年代,高峰時期由下午4﹕30播至6﹕00(早上重播版約由9﹕00至10﹕30),內容有問答遊戲比賽(He-Men隊Vs未來警察隊)、活動介紹(暑假的「共享陽光」,有游水田徑籃球乜都有)、趣劇(黑白殭屍),以及半小時的經典卡通(足球小將、小忌廉、叮噹、藍精靈、黃金戰士、He-Men、She-Ra、長腿叔叔等,夠經典未,它們都曾先後在430穿梭機節目時段中播出,大約是下午5﹕00至5﹕30),緊接仲有6﹕00播出的《IQ博士》,真係睇足兩個鐘都不會累。



別以為男孩子不會看少女卡通,《我係小忌廉》是少有打破這種隔閡的動畫,可能戲中有多首經典好歌,已經幫了一把。「星空裏萬物在轉,歷憶萬年,星飛過願望實現,力量像一個活神仙,和同伴起舞轉又轉,繽紛心裏閃,誰贈我星光千百點,色彩幻變。」戴蘊慧唱的主題曲雖然不算出色,但勝在深入民心。故事主要講10歲女孩小桃遇上了外星人化身的小貓嘉寶和嘉麗,獲得了魔法,可以變成16歲少女,還當上了紅歌星,經歷不一樣的人生。就連小桃暗戀的大男孩俊興,也迷上了小忌廉。還記得大結局亦甚感人,說嘉寶和嘉麗要返回外星,連魔法也一同帶走,在小桃最後一次變身小忌廉的告別演唱會中,歌迷在大雨下不停叫「encore!忌廉……encore!忌廉……」但最後小忌廉還是消失在大雨中……

《未來警察》在「430穿梭機」一系列熱爆卡通之中,不算是高收視之作。故事講一名警察追捕賊人時意外撞車,無意間穿越時空去了未來世界,他還將自己的甲蟲警車改裝成磁浮車,又將警槍改裝為雷射槍追捕逃犯。詳細劇情已不太記得起,結局是主角警察選擇留在未來繼續生活。唯一有印象是上面提過的「430穿梭機」中的問答遊戲比賽部分,是有「未來警察」隊的,他們手拿「未來警察」的大紙板一面嗌口號出場,都幾好笑,仲要一味畀周星馳窒,依家的細路一定無咁白癡(或者係純品啦)……

2007年4月23日 星期一

戀戀布拉格老山城

身邊有幾個朋友和同事,最近都不約而同問起我去捷克首都布拉格的遊歷,莫非又興起了去這個東歐古城的熱潮?翻開好久沒有打開的旅行照片簿,才發覺這已是6年前之行了。很多人首次去歐洲遊逛,都會選擇巴黎、倫敦等熱門西歐城市,不過我卻來到了捷克的首都布拉格。原因是什麼也忘記了,可能是家姐想去,而她早已去過英國法國,那次她剛好想去東歐看看,我就傻乎乎的順道跟她一起去了。



看住舊照片,發覺右下角都印有一個日子,寫住2001年5月,與現在剛好都是春天。布拉格之春,應當不是太熱吧!那時我還穿了長袖tee,但沒穿外套,應該也不是太涼。上圖是舊城區小山丘上的老王宮,現在已成為捷克總統府(還記得當時的總統是帶領捷克邁向民主的哈維爾Vaclav Havel ),所以會有憲兵在大門前值班守衛,不少遊客都在駐足觀看士兵換班的儀式。附近的石砌馬路旁還有不少賣藝樂手在彈結他唱歌,賺點遊客生意。



布拉格有不同的串法,英文為Prague、德語為Prag,而道地的捷克語則為Praha。它位處波希米亞丘陵的山巒中,一條多瑙河的支流、湍急的伏爾瓦塔河穿流其間,全城面積僅500平方公里(約香港的一半),人口逾100萬(約香港的六分之一)。舊城的小山崗上,有不少長長的石砌階梯(有點像中西區的樓梯街),最熱門的景點是黃金小徑,有不少無名畫家在街頭替遊客即時繪畫人像畫,畫工也不錯(價錢已記不起,但當時仍是用捷克克朗,尚未用歐元)。

此外,那時還有參觀近代著名心理學家佛洛伊德的故居,現時已成為一間紀念品店,店主亦很歡迎遊客入內參觀,不過除了一些佛洛伊德的黑白舊照片外,其他已經沒有什麼這位心理學大師的影子了,但還記得其中一扇窗子外望,可看到下面流經的伏爾瓦塔河,景色非常美麗。至於舊城四周現時仍保留了古老巍峨的城牆,置身其中,恍如回到了鐵騎士四出鋤強扶弱的中世紀時代。



說布拉格充滿中世紀濃厚色彩,一點也沒誇張。舊城內的一磚一瓦,分分鐘都有逾500年的歷史。布拉格建城於9世紀,後來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東歐軍事經濟重鎮,是來往北方柏林與南面維也納的交通樞紐。16世紀中葉起,又成為了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北方大城。政治經濟數百年來一直穩定的布拉格,自古以來已是東歐著名的文化名城,東歐第一所大學亦在此建立。

舊城內主要是中世紀的歌德式及巴洛克式建築物,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市政廳廣場上的提恩教堂,以及有幾個骷髏公仔每小時走出來報時的天文鐘(又稱喪鐘)。據說迪士尼的睡公主城堡,也是參照聖維特大教堂的尖塔建造的。



由於大部分的歐洲名城都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的洗禮,現時所見的德國、法國、英國及意大利的舊城區,大多都是戰後「仿古」重建的,唯獨布拉格舊城是如假包換的真古董,例如上圖位於伏爾瓦塔河上的查理橋,現時雖然已成為旅遊熱點,還有不少街頭擺賣及賣藝者表演,難得它仍一直保留住13世紀的建築原貌。橋的兩頭除了築有大塔樓橋頭堡之外,沿橋兩旁還豎立了多尊歷史悠久、不少已變成銅綠色或黑色的聖人銅像。無怪乎早在1992年,布拉格舊城已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單中。

不說不知,布拉格之所以能逃過戰火洗禮,也是多得國力太弱之故。1939年3月納粹德軍閃電入侵捷克,幾乎不費一顆子彈,布拉格就立即投降了,毋須出動戰機轟炸。到1945年大戰晚期,納粹德軍已無力兼顧布拉格的防禦,蘇聯紅軍於是也不費一兵一卒就開入城,接管了這個捷克首都。說這裏是福地,一點也沒錯吧!



除了走進時光隧道去到布拉格舊城外,那次還有遊逛新城區。新城也是在一個小山丘上,那裏有一個偌大的公園,可俯瞰整個布拉格老城。公園旁邊則是布拉格斯巴達球會的主場館,球場模規當然不及英國、西班牙、意大利的大球會般宏偉,大約只比旺角球場大一點。遊逛當天正值黃昏時分,而且由於沒有球賽舉行,場館旁的紀念品店也關了門,四周都「靜蠅蠅」的,很難想像球場內坐滿球迷時,會有多墟陷熱鬧呢!

後記﹕由於這已是6年前的旅程,記憶也開始糢糊,要重新翻看相片簿,才記起很多往事。那時仍是用菲林照相機,幸而照片仍沒發黃。上面這些照片是用現時的數碼相機對住3R相片拍下來,再上載到電腦,可能會有點糢糊,而且不適宜放太大,多多包涵。

2007年4月22日 星期日

一樽伏特加的濃情@藝術中心

「我愛這完美的瓶子,我愛她的質感……我想為它做些什麼……」 美國著名Pop Art大師Andy Warhol曾這樣讚美ABSOLUT VODKA,更開創了ABSOLUT Art的潮流。灣仔的香港藝術中心(Arts Centre)最近舉辦了《ABSOLUT Creativity 》展覽,以ABSOLUT VODKA數百年來出產的不同酒樽作藝術創作元素,融合本地創意,演繹出Pop Art的藝術魅力。



ABSOLUT VODKA產自瑞典南部小鎮Ahus,當地人口只有約10,000,他們以堅實的冬小麥蒸餾出來的伏特加酒卻舉世聞名,曾被《福布斯》選為世界十大名牌烈酒之一。現時世界上出售的每滴ABSOLUT VODKA,皆產自Ahus的酒廠,QC極嚴謹,甚至連靈感來自古老瑞典藥瓶而設計的玻璃酒瓶,也是道地出品。

每個ABSOLUT VODKA酒瓶身上,都印有長達400年的伏特加傳統釀製歷史,始創人Lars Olsson Smith被譽為「伏特加之王」。時至今日,酒瓶即使如何玩化樣,但每樽酒的瓶身正面依然印有史密夫先生的「大鬍子」肖像徽章。



ABSOLUT VODKA的蒸餾古法源用了百多年,現時除了「原味」之外,還推出了檸檬味、柑橘味、紅莓味、黑加侖子味等,若嫌一般伏特加不夠「辣」,還有辣椒味之選擇。全部以純天然原材料炮製,絕對「無添加」,也不含糖份。每樽瓶子的設計亦各具特色,有經典的全透明樽,也有金光四射的銅瓶子。展廳內還陳列了的各個年代印製的伏特加產品海報,設計意念亦很新穎,本身已經是一件藝術品。

在展廳中央最矚目的,是一個由數百個伏特加酒瓶砌成的大酒瓶圖形,加上淺藍色的燈光,從未飲過ABSOLUT VODKA的我,也即時有點醉意,沉醉於這片蔚藍色的酒瓶海洋當中。



自問由細到大都不是一個飲得之人,即使飲啤酒也會醉(最近很多時都只是陪非常飲得也非常識飲的同事Chris免他掃興才飲一丁點),最喜歡飲加拿大魁北克出產的Ice Wine,也是似果汁多過酒。至於伏特加,也只曾在澳門遊逛一間小型超市時,貪得意買過一瓶意大利泡沬咖啡味伏特加酒試飲過,但飲了未夠半瓶已經暈了(不過我仍覺得幾好飲,有很香濃的咖啡味)。還有,每次去黑沙海灘旁邊的Fernando葡國餐廳,很多都會叫來紅酒Sangria,但我每次都要混入大量七喜及檸檬片,才不至食到半路就暈低。有時見另一女同事Paul都甚飲得,再看看自己那「幼稚園級數」的酒力,都會有點慚愧。



說回伏特加展覽,提提大家若有興趣去參觀的話,離去前也可以順手拿取上左圖那些放在牆壁架子上的幾張ABSOLUT VODKA post card作留念,因為設計也精美得很,蠻有珍藏價值!

2007年4月20日 星期五

古宅活化@甘棠第+雷生春

香港政府近年可能見到「大海」對岸的澳門,地方細細竟然都有「歷史城區」,還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這不單是一個名銜,實際上也帶動了澳門的古蹟旅遊發展。不甘後人的香港亦突然颳起一陣「保護文物」風,除了天星、皇后碼頭風波之外,兩所同具近百年歷史的古老大屋——甘棠第及雷生春,最近亦獲政府收歸管理,經大規模修葺後改建為博物館,重現了昔日大宅門的豪華氣派。



記得十多年前上大學時,乘23號或40號由金鐘上到中區半山,行經蜿蜒狹窄的堅道時,經常會抬頭一望旁邊的小山路衛城道,有一幢結合羅馬式大圓柱及維多利亞式紅磚牆的古老大屋聳立在一個小山崗上,這就是著名的甘棠第。它與四周的高樓大廈似乎格格不入,恍如被放進了時間囊裏,雖然有點歲月痕跡,卻依然不掩當年豪門大戶的貴氣。聽聞甘棠第曾被地產商覬覦,畢竟這是中半山的罕有昂貴地段。不過今次港府先勝一仗,搶先以5300萬港元收購,並斥9100萬巨資作大規模修葺,成為現時的「孫中山紀念館」。

將古老建築改建為博物館、藝術文化場館(中區半山雪廠街的藝穗會),或者是商場食肆(例如赤柱美利樓),有人覺得這是「古蹟活化重生」的良方,當然亦有人覺得是一種破壞。我事隔十多年重訪甘棠第,感覺它比以前金碧輝煌得多,而且可以入內參觀,這也是不錯的「活化古蹟」辦法啊!至少比美利樓好。

建於1914年的甘棠第,以19世紀末20世紀初本港華人富商何東之弟何甘棠命名,後經何氏家族及基督聖徒會多翻修繕後,一直保存完好至今。現時搖身變成孫中山紀念館後,前園豎立了一座新設的孫中山紀念銅像,以孫先生當年在香港西醫書院(港大身前)習醫時的年輕造型為藍本,頭戴扑帽、身穿長衫馬褂手拿書本,昂然邁步神氣十足。再抬頭一望,則看到2樓的金花銅飾圍欄,在陽光下反射出閃閃金光。

下一層設施不多,主要是入口的詢問處及出口的精品店,由一條小走廊連接,走廊兩旁牆壁掛滿了孫先生在港生活的老照片,另外還有一間小洗禮堂。



登上一道色調沉實、發出嘎吱嘎吱聲音的柚木長樓梯來到一樓,才真正呼吸到古老大屋的氣息。一樓是「孫中山與近代中國」常設展廳,長長的門廊及寬闊的樓頂盡顯大宅氣派。廳內還有古老的柚木壁爐,令我即時回憶起電視劇《第3類房客》中,喬宏清洗煙囪時被困的那個壁爐。此外展廳還有展出了多件文物瑰寶,包括《臨時大總統當選人公告》及《清宣統皇帝溥儀退位詔書》等歷史文獻,並播出孫中山革命之路的珍貴歷史片段。廳中還擺設了像真度十足的「四大寇與關景良」蠟像,初時驟眼看,還以為真的有5個古裝人坐在廳中,給他們嚇了一跳。可惜由於展廳內不准拍照,所以無法與大家分享,但參觀時緊記一看。

除了展廳外,一樓還設有一間小書室,放置了一尊孫中山先生的半身像及不少關於他的舊書圖冊之類,還設有上網設備。不能不提的還有「白廳」,這個昔日的宴會廳是全所大宅最大最金碧輝煌的廳堂,約可同時容納百人,因廳內陳設以白色為主調而得名。除了有豪華水晶吊燈外,還有古老吊扇及金花雕飾拱頂,說它是「縮水凡爾賽」也不為過。「白廳」外則是大露台,是供賓客休息閒聊之最佳地方。昔日從露台憑欄,可遠眺維港全景,現在則只能在前面林立的高樓大廈的隙罅之間,瞥見維港一線天。



再沿樓梯登上二樓,途中則可看到大宅內另一標記﹕大型彩繪玻璃窗。在古老教堂內常見的彩繪玻璃窗,到了19世紀時亦常用於豪門大宅內。陽光從窗外透進來,頓時滿室繽紛。二樓是「孫中山時期的香港」展廳,介紹19世紀香港開埠以來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各方面對中國革命的影響,展品包括有孫先生於1888年的解剖學考試答題卷、他在1900年赴日乘坐的佐渡丸輪船模型,以及1911年回國時的造像和老照片等。

參觀當天由於是「閒日」,遊人不算多,但要注意到訪前須先往各區大會堂或民政署購買門票(即使周三免費入場亦要先索取門票),因為紀念館不知為何並不設售票服務,甚為不便。交通方面,從中環的恒生總行一直乘半山扶手電梯至堅道即可達,連巴士車費都可慳返。

另一所位處大角嘴荔枝角道的雷生春,則是九龍區的著名古老大宅。記得小時候每年都會去家住雷生春附近的姑姐家中拜年,必定路經雷生春,印象中這幢古老大屋已十分陳舊,比甘棠第破落得多,十足電視劇《執到寶》中劉克宣所住的古老大屋一樣,充滿「鬼味」。



港府獲雷氏家族捐出「祖屋」雷生春後,借鑑甘棠第的古蹟「活化」工程,全面修葺這座古老大宅。建於1931年的雷生春,年代比甘棠第稍晚,可能因尚未正式開放的關係,仍未重現昔日的熱鬧「人氣」。大宅由雷亮先生(台山人,九巴創辦人之一)所建,底層原是一間名為「雷生春」跌打醫館,其上各層則是雷氏家族的住所。「雷生春」之名源於店內一對宣傳廣告式對聯,寓意醫術高明妙手回春。

雷亮於1944年離世,雷生春醫館數年後亦結業。大宅其後改作洋服店及商住樓宇,雷氏家族亦陸續遷出。2003年雷家後人將雷生春捐贈港府,經大規模修葺工程後,正計劃闢作文化表演場地、演講廳、展覽館或中醫博物館。

雷生春展現的是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由雷亮聘請外國建築師布爾(W. H. Bourne)設計,方形露台框架及圍欄裝飾是其主要建築特色。偌大的露台阻隔烈日照射,能降低室內氣溫,是天然的冷氣設備。大樓弧形的主立面,則是為了遷就道路交界的窄角而設計。

雷生春可說是本地戰前唐樓的典型建築,見證了昔日豪門大戶的生活面貌。與甘棠第一樣,雷生春現時同屬古物古蹟辦事處轄下的一級歷史建築文物,不過目前尚未正式開放,暫時亦只能作遠觀,期待有朝一日能進內一遊。

2007年4月19日 星期四

天星碼頭@中環+尖沙嘴

有空的話,都會選擇乘小輪渡海,是因為喜歡它的悠閒感覺,還有看看維港兩岸的風景。上大學時,就已開始愛上了這種閒情,轉眼也十多年了,尖沙嘴天星碼頭難得仍是老樣子;中環那一邊廂,則換了「舊裝」!



澳門有世界文化遺產歷史城區,一個大海之隔的香港則連一個小小天星和皇后碼頭也無法保留,是諷刺也是現實。拆了舊的,再起多十幢八幢IFC,再賺無限的錢。要當國際金融中心嘛!有錢賺,何樂而不為呢!古老碼頭,請問值多少錢,又能賺多少錢。功利的人,當然一點也不看重。

舊碼頭美還是新碼頭好,實在是見人見志。不過凡是「老古董」,通常都埋藏了一大籮「集體回憶」,所以老一輩的人總會捨不得。昔日的青春都藏在那裏了,拆了就無法找回來。有誰不愛長春不老,即使明知是發黃的舊夢。



有人批評中環新天星碼頭是「假古董」,仿20世紀初的維多利亞式舊碼頭設計,是有形無神。上圖右上角是「假古董」的原來色相,大家覺得新的碼頭扮得像不像?當年為了填海拆掉了古老大鐘樓,建了左圖的新鐘樓,現在無端又要再復古,只覺得好笑。以前兩個大鐘,都採用了當時流行的建築風格而建,為何現在又不能?古董拆了就無法修補,即使重建也失去意義,所以拆的時候要三思。

然而歷史還是要重演,據稱旁邊的皇后碼頭,仍有一線「生機」,但前面會建一條大馬路。真的很好笑啊!碼頭不是建在海邊而是內陸馬路旁?相信只有香港人可編出這種大笑話。正如前文同事Chris說,不能坐的椅子就不是椅子,那麼建在內陸的碼頭,還是碼頭嗎?

其實我更介意的,是建新碼頭要不斷填海,令船程縮短了,渡海的閒適也減半。不知會否真的有一天,像圖中漫畫一樣,維港變了一條大渠,乘客在九龍一邊上船,然後在另一邊的港島下船,藉此緬懷乘渡輪吹海風的樂趣。

2007年4月16日 星期一

追憶卡通年華之四

「真摯細膩的人情世態,雖然是由卡通人物演繹,有時卻比真正演員來得感人。哭與笑,原來不是人的專利!」—— 基爾

經過了60及70年代的孕育期之後,踏入80年代,日本卡通正式展開了「黃金時代」,不少經典卡通片陸續登場。改篇自法國作家Hector Malot於1878年寫成的原著小說《Remi﹕Nobody's Boy》的《星仔走天涯》,為麗的電視先拔頭籌。這個感人的經典卡通,講述一個生活於法國南部的8歲小孩星仔(原著為尼美),被後父賣了給一個流浪街頭的賣藝老伯伯彼得,兩人相依為命,由法國、英國再流浪到瑞士,以賣藝為生,經歷無數風吹雨打,見盡人間炎涼世態。雖然有老伯伯的愛惜,也有小狗和小猴子作伴,還從老伯伯身上學懂彈奏豎琴的賣藝伎倆,但星仔依然朝思暮想尋找親生父母親,歷盡滿途荊棘。老伯彼得其後更不幸去世,剩下星仔繼續踏上尋親路。最後他遇上了生母美利加夫人,兩人到底有否相認,就忘記了。



「落雨不怕,落雪也不怕,就算寒冷大風雪落下。能夠見到他,可以日日見到佢面,如何大風雪也不怕。我要我要找我爸爸,去到那裏也要找我爸爸,我既好爸爸未找到,若你見到佢就叫佢回家!」《星仔走天涯》的成功,除了因為這首由陳秀雯主唱的經典主題曲外,還有令小孩子明白到,得到父母的愛惜並不是必然的。

不能不提的,是《星仔走天涯》乃香港電視史上首齣立體卡通片,同事權爺提供資料,指那時電視台曾派出宣傳隊伍在街上派發立體眼鏡,讓觀眾可以在電視上欣賞新種新「特技」,我則完全沒有印象了。

至於1981年的《黃金戰士》,則為「無記」扳回一城。除了《小露寶》外,自小對高達、幪面超人、大鐵人之類的機械人卡通的熱愛程度僅屬一般,直至《黃金戰士》的出現才成為轉捩點。胡渭康主唱的主題曲﹕「烏蠅都嚇死,貓兒都嚇死,周身機關了不起。是用純正黃金來做你,自動變戰士!」到現在仍深印在腦海中,勁!

記得這個由打火機變身的金色機械人,自己也曾擁有一個模型公仔,鄰居朋友仔則有左上角那一個圓桶形的小機械人,兩個人拿著機械人公仔在冷巷周圍飛,都好無聊架!最後那個黃金戰士公仔當然都係甩皮甩骨收場啦!



同年另一齣經典卡通巨製《千年女王》,更令「無記」反敗為勝。由露雲娜主唱的序曲《千年女王》及主題曲《傳說》,我認為是至今為止最動聽的卡通片歌曲。《千年女王》與《銀河鐵道999》同樣出自日本漫畫大師松本零士的手筆,故事講述拉美圖惑星王太后委派二公主雪彌生來到地理管理人類,任期長達1000年(因拉美圖惑星每1000年都會接近地球一次,類似哈雷彗星),所以稱為千年女王。然而由於拉美圖惑星的冬季長達1000年,而且行將毀滅,他們正計劃侵佔地球展開新生活,擺脫寒冬。彌生姐姐得知祖國的侵略大計,對人類產生憐憫之心,決心背叛祖國,與發現拉美圖惑星即將撞落地球的小男孩雨森初及他的叔叔、任職天文台的宇森所長齊抗外敵。

拉美圖惑星的王太后知道雪彌生叛國後大怒,更不惜重召上一任千年女王、雪彌生的姐姐雪蓮生(即千年盜賊)回來,要聯手對付彌生。還記得千年盜賊的扮想與彌生幾乎一樣,只是俏臉上多了一道可怕的疤痕。至於結局仍有點記憶,雪彌生站在山崗上耗盡千年女王的超能力,把即將撞落地球的拉美圖惑星改變了軌跡,使它從此遠離地球和太陽,場面既緊張又感動,將千年女王捨己為人的無私奉獻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

小孩子看卡通,也可以感動落淚的……

椅子的後現代創意@沙田中央廣場

一向很欣賞設計師的無限創意,不論是平面設計、還是廣告設計、室內設計、時裝或建築設計,經常都會有驚為天人之作。最近沙田中央廣場正舉辦一個designer chair的展覽,展出的雖然不是什麼國際級著名大師的作品,而是全屬本地學生創作,但每一件都是匠心獨運之作。有誰還能說香港人只懂抄襲,沒有創意十足的出色設計呢?

檸檬可以造椅子?沒錯,一張鮮黃色的「檸檬椅」就擺在你眼前。Cyber感十足的椅腳,加上配備燈光的檸檬坐墊,結合了大自然與科技概念。然而,要坐上去也不容易,因為椅子有近2米高,是大人國產品。(檸檬椅子 設計﹕杜淦煒)



這一張恍似銀色磁力撞珠的沙發,也是「盞鬼」之作。一個個如保齡球般大的圓球,組合成坐墊及靠背,最適合坐唔定的「大細路」,也是專為喜愛沖泡泡浴的識嘆一族而設。(泡泡沙發 設計﹕蔡施恩)

至於旁邊的鮮紅色「梳子」沙發,可謂形神俱似。木板與木板之間的罅隙,形成實與虛的感覺。至於舒服與否,就見人見志,但最少搶鏡十足。要坐還是躺,適隨尊便。(梳子沙發 設計﹕李俊傑)



這張線條簡潔鮮明、色彩素淨的椅子,繪上了玫瑰圖案,時代感十足。背靠背的設計形成「品」字形,不知坐上去之後,人品會否立即升格呢!(品字椅子 設計﹕黃燕婷)



另一張高靠背設計的G椅子,利用了與傳統中式圖案花紋接近的「G」字圖形作賣點,糅合中西風格。幾乎直角形的坐椅設計,亦令坐上去的人立即挺直腰骨,合乎健康原則。這張G椅子是全場最高的作品,靠背有近3米高,可與背後的宜家傢俬大招牌互相輝映。(G椅子 設計﹕廖應昌)

後記﹕這個designer chair的展覽,雖然是在沙田中央廣場舉辦,遠離了人流最密集的新城市廣場,但由於參觀當日是周日的關係,在商場內閒逛的人也不少,有些明顯是光顧完樓上的宜家,手上都拿了一袋二袋的心頭愛。除了宜家外,商場還開設了很多傢俬店,不少人一家大小專程來看傢俬。然而,看展覽的人卻不多,可能椅子的設計太前衛吧!但好處是我可以輕輕鬆鬆地「取景」,毋須與別人爭位,so relax!

2007年4月13日 星期五

追憶卡通年華之三

「100歲的人瑞,看卡通片時也可以發出會心微笑;失去童心的人,即使活到100歲,也只會是可悲的人生!」—— 基爾

來到80年代降臨的前夕,卡通片亦出現了微妙變化。以往由經典長篇童話及漫畫改篇的卡通片,例如之前提過的《飄零燕》、《仙巴歷險記》,或真人扮演的日本卡通如《小露寶》、《幪面超人》等,以及一大堆鐵甲人、大鐵人,固然仍十分受歡迎,但新一類的無厘頭搞笑卡通,和人情味濃的短篇小品卡通亦相繼冒起,並逐漸成為80年代卡通片的主流。



有別於長篇的經典卡通《小甜甜》、《飄零燕》及《銀河鐵道999》等,1979年登場的《小雙俠》和籐子不二雄的《叮噹》(實在無法說服自己用《多啦A夢》這個新名字),標誌了短篇卡通的崛起,並成為經典。

《小雙俠》中的一對男女主角其實扮相幾型,一身緊身飛機師服飾,一對長靴及一頂Oversize Cap帽,再佩戴了超大太陽眼鏡(定係飛機師防風鏡呢),在當時確實非常時髦。兩人駕駛一架鐵皮製的狗仔機械人,與一粒骰般的小機械人,闖蕩四方打敗壞人維持治安,恍如正義的代表、地球的警察。至於經常與他們作對的亦是三為一體的組合,包括首領茅女小姐,及一瘦一肥的手下高奇與華沙。這壞蛋三人組作惡多端,四出破壞,製造麻煩亂子,卻又「論盡」得可笑。每一集初初都由茅女小姐的壞蛋三人組佔盡上風,但最終都要被正派的小雙俠打敗,倉皇狼狽地逃遁。集集如是,但由於這壞蛋三人組實在太搞笑,所以每集都追看。

至於《叮噹》,也不用多說吧!相信3字頭的人,都不會對這隻來自22世紀的機械貓感到陌生。時至今日,30多年來一直有《叮噹》的劇場版、電影版上映。不過,我最初接觸的《叮噹》,是一本台灣譯本漫畫。記得小時候,也有十多本《叮噹》漫畫,約A5 Size,黑白印刷,每本約半吋厚,可算是粗糙的「老翻」,後來這些漫畫好像都送了給鄰居小朋友。

《叮噹》卡通與漫畫一樣,全屬短篇,間中才有較長篇的劇場版,不過其實我較喜歡小品式的短篇。單單看叮噹口袋中掏出來的各種法寶,已非常佩服作者籐子不二雄的驚人想像力。直到今天,我仍然很渴望擁有一扇「任意門」,那麼去任何地方以至環遊世界,也不用受長途跋涉之苦,也不用怕旅費耗盡流落異鄉啦!



另一經典之作《高立的未來世界》,故事背景就是發生在明年2008年的第3次世界大戰。當時在科技大戰中使用的超磁力武器,破壞力更甚於核彈,令大陸崩裂,人類也幾乎滅絕。劫後餘生的人,散落於殘留島上生活,故事男女主角高立與麗娜就是島上的一對小孩子,他們都擁有異乎常人的超能力,兩人四出冒險,同歷風浪。藉得一提的,是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亦有參與這部卡通的製作。只要細心觀察,不難發現片中的人物造型,以至講述環境生態的題材,都與《風之谷》、《天空之城》等宮崎駿著名動畫電影如出一轍。可以說,《高立的未來世界》是宮崎駿卡通電影創作理念的原形、鼻祖。

生於日本卡通稱霸的年代,看美國卡通可說不算多。最早的是《大力水手》(Popeye the Sailor Man),這套「出生」於1929年的老牌經典美國卡通,人物不算多,包括愛吃大力菜的主角Popeye,還有他的女友愛麗斯及大反派布魯圖,屬於簡單的短篇故事,每次都是講Popeye反擊布魯圖救回愛麗斯之類的故事。後來的《超人》、《蝙蝠俠》等,故事情節則較豐富,但仍離不開英雄打敗壞人維持社會治安的框架。至於「總動員」的《正義聯盟》,則是美式英雄動畫的集大成者。片中齊集閃電俠、神奇女俠、蝙蝠俠、超人及潛水俠等等,每次出動就恍如「八仙過海」一樣,各顯神通,每一位超能異士都是主角,獨當一面。老實說,《正義聯盟》比當今的《神奇四俠》和《X-Men》都要好看十倍……

2007年4月10日 星期二

追憶卡通年華之二

「卡通片,是童年的重要片段之一,也是串連起發黃了的回憶的重要扣子。」—— 基爾

1976年的《小甜甜》相信是當年很多女孩子的至愛。連男孩子也會看?沒錯,大家也不用奇怪,因為我的一班家姐看,所以我也看了。還記得小甜甜(也忘了她到底有沒有真正的名字)的男朋友是安東尼,結局好似是悲劇,我有沒有記錯呢?好似最後他們都是不能一起的。其實至今也不明白,為何童話卡通片不是都應該開開心心的嗎?為何會有悲慘結局呢!難道不怕會令小孩有童年陰影嗎?



小時候,記得生日時曾收過家姐送的小甜甜填色畫冊禮物,雖然當時內心是希望能收到一輛模型車或機械人小露寶之類,不過還是要衷心「多謝家姐」!可能現時那一點點的美術色彩觸覺,也是由那時一點一滴累積而來的。老實說,現在返工埋版,某程度上我也當作是在繪畫,是填色設計的進階。

重看小甜甜的造型,其宮廷式服裝設計之華麗,依然令人讚嘆!要知道當年並沒有電腦幫助,是真的由作者五十嵐優美子用漫長時間一筆一筆仔細畫出來的藝術品。憑這一身華衣美服及英國式貴婦帽子,已經足以令她榮膺Lolita的鼻祖。



《銀河鐵道999》這齣經典的卡通,於1978年登場,算起來已是近30年前的事。真的驚覺時光的飛逝!不過時至今天,才知它的英文名稱是《Galaxy Express》,與《千年女王》並稱為70年代日本著名漫畫家松本零士兩大代表作巨製。松本作品獨到之處,是在每節故事中,都會有一些關於青春、幸福和愛等人生哲學,雖然小朋友未必完全明白當中蘊藏的深意,但曲折的故事情節依然令人印象深刻、回味再三,也將科幻卡通提升至另一新境界。

故事講述男主角星野鐵郎乘坐銀河鐵道第999號列車,希望前赴外星安得羅美達,換得機械身體,以求獲得永生,並為亡母報仇。途中遇上了女主角馬德蘭,兩人在宇宙間穿梭遊走,在不同星球遇上不同的人與事,有點像《小王子》。有說馬德蘭是「千年女王」的後人,她們的淵源已不可考,但單從造型上,兩人確有九成相似。

不能不說的,是當年麗的與「無記」正爆發第一輪收視戰,連卡通片也不例外,購買《銀河鐵道999》的播映權竟然也一分為二,前十數集在麗的播放,後十數集則在「無記」播放,所以人物譯名也會不一樣。此外,還記得當年試過用一粒粒的塑膠積木(類似lego),砌過一輛足足有半條冷巷長度的銀河鐵道999列車,與幾個鄰居朋友仔一齊玩。雖然已是幾十年前的事,卻仍歷歷在目……

2007年4月9日 星期一

追憶卡通年華之一

自從中學時代開始,由於喜愛在夜闌人靜的深宵時分溫書,到了凌晨2、3時上床睡覺,總愛扭開收音機,一面聽歌一面慢慢入夢。這個習慣直至現在,仍一直保留住。最近有一晚聽通宵節目,一名DJ竟以70、80年代卡通片作專題,在一小時內勁播多首昔日天天追看的卡通名片主題曲和插曲,頓時勾起了不少童年美好回憶。



相信沒有小孩子不愛看卡通片吧!不過現在的卡通片好像已「今時不同往日」了。現在放假在家中,偶然會看到電視播放的卡通片,真的有點頭昏腦脹的感覺,好像與小時候我愛看的卡通片不一樣了,可能現在的孩子愛看這類卡通吧!不過我一直只鍾情那些《仙巴歷險記》、《叮噹》(請籐子不二雄先生原諒,我對多啦A夢這名字實在沒法子接受)以至《長腿叔叔》之類的,當年看的時候,也不知是什麼童話名著改編的,卻覺得十分好看。



翻查網頁,才知道《藍寶石王子》竟是1967年的作品,這可算是我看過的最早的卡通片了。當然我不可能是在1967年看的,可能是70年代看的重播版本吧!對劇情的印象也十分模糊,但一看到身穿藍色西洋武士服的藍寶石王子(唔記得佢有無名字呢?)及那匹白馬,就有莫名的親切感。至於1974年的《飄零燕》,相信也是看重播版本,但印象稍深,小女孩主角名叫海迪(定係凱迪?),與爺爺生活在瑞士,於阿爾卑斯山區牧羊為生。看看背後的阿爾卑斯山峰的積雪和綠茵處處的山麓,多麼美麗壯觀!還有掛了銀鈴的可愛小羊兒與海迪作伴,即使小時候根本不知瑞士在哪裏,也會被深深吸引。



小時候,家人少看麗的電視,所以該台的卡通片也較少收看,《機靈小和尚》應該多是在鄰家朋友仔家中看的。昔日經常都會去隔離屋與其他朋友仔玩耍,他們有時也會來我家玩。在公共屋村長大的孩子,總是愛這樣走均全條冷巷找玩伴,每家的小孩都會認識,會玩埋一堆,甚至比學校的同學更friend……當然有些街坊朋友仔其實也是同學,因為大家都在屋企附近的小學讀書。

說回《機靈小和尚》,片中主角一休和尚經常盤膝思考難題,相信大家都仍有印象吧!不過不知為什麼,麗的電視的畫面一向色彩較差,可能是接收問題吧!所以一直也提不起興趣追看。同年的《小蜜蜂奇遇記》則在「無記」播出,小蜜蜂美儀與她的好朋友(另一男孩蜜蜂已忘了名字,還有一隻草蜢)經常在花草間遇上神奇事物,會遇上各類昆蟲,例如蝴蝶、蜈蚣、蟬和蚯蚓,會喝花蜜和露水,可說是我的首課「自然堂」(沒錯,是「自然」,不是「科學」)……

2007年4月7日 星期六

中西合璧盧廉若公園

在前文中,柏兄提到澳門的盧廉若公園。這個公園其實又稱盧園或盧九花園,是澳門的老牌景點之一。記得小時候坐大船3小時來到澳門,要露宿車站一晚等買旅巴車票回鄉,在空閒時間亦曾順道遊過盧廉若公園。最近事隔二十多年舊地重遊,感覺園子除了變小了之外(是人大了吧),這個已被列入澳門古老城區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的老地方,竟然沒太大改變,恍似坐了時光機,回到了童年時。



盧廉若公園位於澳門半島羅利老馬路和荷蘭園大馬路交界處,由華人富商盧綽之始建於19世紀末,建成於1925年,以其子廉若命名。面積雖然僅萬多平方米,卻糅合了中西式庭園建築風格,既有江南蘇杭式的亭台樓榭,亦有歐洲式的雄偉巨柱建築。園中以碧香亭及旁邊的九曲橋最著名,此外還有西式的八角亭及春草堂。布局錯落有置的荷花池,也是拍照的熱門地點。



1970年代初,盧家花園由澳葡政府購入,經修葺後於1974年開放公眾參觀。現時園內設有不少展覽館,如右下圖中的茶藝文物館。此外,園中還擺設了不少古雅的盤景供遊人觀賞。每朝早,這裏還是附近居民的晨運熱點。



交通﹕澳門市中心區一帶,乘坐新福利8A號到達羅利老馬路站,再步行約1分鐘即可到達。

2007年4月2日 星期一

洛比桑勇闖《迷你魔界大冒險》

最近身邊很多同事朋友都在談論電影節什麼什麼戲好看呀,又什麼戲好唔掂之類的話題,我則只看了《迷你魔界大冒險》(Arthur and the Minimoys),算是湊過熱鬧吧!不過買了戲票才後悔,原來馬鞍山戲院都有上映,早知不用山長水遠到文化中心看啦!



《迷你魔界大冒險》是法國名導洛比桑的首部動畫電影(其實是半部動畫),製作歷時長達7年,還請來年過60卻老而彌堅的美亞花露演婆婆、大衛寶兒聲演大魔頭麥提沙、娜姐聲演莎蓮娜公主和羅拔迪尼路聲演國王。當然還有飾演小男孩主角亞發的費迪希摩亞(Freddie Highmore,曾演《朱古力獎門人》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 ,2005),他已經「大個仔」了很多,但仍算活潑可愛。在這個強勁星級陣容下,即使是孩子戲,仍甚具叫座力。

故事其實很童話,亦很簡單。主要講亞發某天翻閱爺爺留下的故事書,深信庭園內有個精靈國。為了解救家中的經濟困境,亞發決意到精靈國追尋爺爺留下來的紅寶石寶藏,過程中還幫助精靈國擊退惡魔麥提沙,成為了英雄,並且救回失蹤多年的爺爺,最後一家團聚。

父母祖孫之家庭溫情是這套戲的主旨,不過由於大部分情節都放在亞發的冒險之旅,所以談親情的不算多。由於亞發與父母聚少離多,爺爺又失蹤,只有與婆婆相依為命。然而美亞花露可說「老薑夠辣」,她與孫仔的親情戲最搶鏡又搞笑。至於劇中其他笑位亦不少,例如有周星馳式的(亞發父母本來擔心地追問婆婆,發仔到底去了哪裏?但當他們一聽到婆婆說園子中可能有寶藏,立即鏡頭一轉手拿鐵剷在園子裏尋寶,完全忘記了失蹤的愛兒),也有小孩子式的笑話。不能不提的還有在黑膠唱盤上,大玩著名電影的經典鏡頭,包括星戰的比劍及危險人物的跳舞場面,都幾搞笑。難得的是,戲院內不論大人小朋友都被可愛的故事人物逗得開懷大笑,原來童心未泯的大有人在呢!



據稱洛比桑製作的《迷你魔界大冒險》系列共有3集,劇本是根據Patrice與Celine Garcia夫婦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整個《Arthur's Story》小說系列共有4冊,《迷你魔界大冒險》則是取材自首兩部曲。餘下兩部曲《Maltazard's Revenge》和《Arthur and the War of the Two Worlds》,亦正在製作當中。希望與亞發繼續一起去歷險的戲迷,要留意映期了。

後記﹕有打算看此片的各方好友,緊記完場時不要趕住去洗手間,因為那個演員名單字幕好鬼Q,仲有洛比桑的精靈版出來謝幕添,記得睇埋啊!

2007年4月1日 星期日

走進置地的達利夢@中環

看一個舊同事的Blog,知道最近在中環交易廣場及置地廣場展出了西班牙現代藝術大師達利(Salvador Dali,1904-1989)的9座大型雕塑名作。遺憾的是,照相機突然壞了,無法將這些藝術瑰寶的影像拍下來與大家分享,只有在網上找來一些檔案照作參考。展期至4月15日,想看的就要走快兩步了。



「因為我是天才,我?有死亡的權利,我將永遠不會離開人間。」——達利

達利這個給自己的預言,自大得來又說得沒錯。他的生命雖然已經結束了接近20年,但人們仍相信他沒有「離開人間」,就是憑藉他那經世的藝術名作,他得到了「永生」!

這位與高迪(Antoni Gaudi i Cornet,1852-1926)及畢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並稱為西班牙當代藝術界三大怪傑的藝壇大師,除了短暫居於馬德里、巴黎及流亡美國8年之外,一生大部分時間都留在家鄉、西班牙北部的加泰隆尼亞(Catalunya)生活。不過相信他亦估不到,自己的作品能揚名全世界。

生於富裕之家的達利,自少已是玩世不恭、憤世嫉俗又才華橫溢的天才。由他開創的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藝術流派,一直以探索猶太裔奧地利心理學家佛洛伊德(Singmund Freud,1856-1939)的潛意識意象理念而聞名。



達利透過雕塑或油畫,將他的夢與潛意識世界統統呈現出來,令其作品充滿奇趣詭異、如夢似幻的風格。他常將沒關係的事物併湊起來,展現出非凡的想像力,即使不合情理、扭曲與變形也沒關係,這畢竟是一場夢。



在中環的石屎森林中,達利的奇幻夢境不斷伸延。近置地廣場文華東方酒店的入口,樹立了《超現實牛頓》銅像。手提鉛球的牛頓,顯示達利對這位發現地心吸力的科學家十分崇敬,以及對自然科學的認知,並非是一味沉醉「無厘頭」想像空間的藝術家。再往前走,就是站在扶手電梯旁的《長頸鹿女人》。



來到置地廣場噴水池附近的Opera Gallery,則圍繞了《聖佐治與巨龍》、《把握時間的女人》、《獨角獸》及《時間之舞》。



至於交易廣場近富臨閣的平台上,則放置了3尊更大型的銅像雕塑,分別是《愛麗絲夢遊仙境》、《宇宙維納斯》及《燃燒的女人》。



只要細心留意,不難發現在達利的作品中,經常出現「軟化了的鐘」這個夢幻意象。在展出的雕塑《宇宙維納斯》、《時間之舞》及《把握時間的女人》中都可見。另外,其名畫《記憶的永恒》亦是「軟鐘」意象的代表作。這幅繪於1931年的名畫,展現了達利對時間、青春流逝的恐懼及無奈,與另一幅繪於23年後、1954年的作品「扭曲的時間」可謂前後呼應。

時間流逝了,相信世界上無人能夠挽留,唯藝術大師卻能凝聚時空,直到永遠……



後記﹕除了達利的雕塑訪港外,最近看通訊社的外電圖片時,還發現他的另一名作《內戰的預感》,月前亦運到了大西洋彼岸的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展出。這幅名畫亦是達利的「夢幻潛意識」代表作,以超現實的驚駭意象和比喻手法,呈現了1936年內戰前夕,西班牙人面對內戰一觸即發而產生的恐懼與焦慮,以及感受到同胞手足骨肉相殘的悲哀。其他展出的名作還有《地理政治之子》及《沉默的玫瑰》等。這個名為「Barcelona and Modernity﹕Gaudi to Dali」的展覽,日期由3月7日至6月3日,若期間往紐約一遊,也可趁機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