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9日 星期三

上海灘頭歎住遊:1

這次上海遊正式進入part 2!行完晒世博園後雖然已經9點幾,但當然不會立即返酒店訓。由於這晚是今次旅程留在上海的最後一夜,所以無論如何都要抽時間去外灘逛逛,感受夜上海的繁華。


中山東路一帶的「十里洋場」華燈璀璨

由浦東的世博園坐巴士經盧浦大橋跨越黃埔江,差不多半小時就到達浦西外灘。來到外灘時還未夠10點,黃浦江邊的觀光長廊依然逼滿拍照的遊人,比尖沙嘴海傍的盛況有過之而無不及,唔理咁多用手機影返幾張到此一遊相先!


30年代的上海外灘,匯豐總行聳立黃埔江畔,右為江海關大樓

基爾諗起14年前曾到此一遊,那時鄉下仔還未踏足過歐洲大陸,覺得外灘很有歐洲風情。十幾年後舊地重遊,感覺更商業化,小食亭餐廳快餐店一應俱備,而上圖中採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的前匯豐總行則依然氣派不凡。


右圖左起前亞細亞大樓(現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 / 前上海總會大樓(現東風飯店) / 前有利大樓(現外灘3號)

曾被譽為「從蘇伊士運河到遠東白令海峽最講究的建築」的匯豐銀行約於1921動工,兩年後落成,建築面積達23415平方米,是全球第二大銀行建築,僅次英國的蘇格蘭銀行大樓,至今仍被公認為外灘建築群中最漂亮的建築。


30年代外灘一帶車水馬龍,右為昔日聳立外灘江邊的自由女神方尖碑

外灘全長十華里西(約1.5公里),哥德、羅馬、巴洛克等52幢風格各異的大樓被譽為『萬國建築博覽』。翻看老照片時發現昔日外灘還有一座自由女神方尖碑,它於1924年建成,以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返歐參軍陣亡的上海外僑,1941年12月日軍攻陷上海後將和平女神銅像運返日本溶掉製造軍械。


由外灘遠眺對岸浦東一帶,可見東方明珠塔和其他現代化玻璃幕牆商廈

外灘對岸的浦東改變更大,那邊是上海的「新城區」,與浦西的古典建築群相映成趣。基爾記得14年前夜晚來到外灘,望過對岸浦東還是漆黑一片,只見東方明珠塔鶴立雞群,那時還有上塔,望下來還是浦西這邊靚。今次隔岸欣賞浦東一整列霓虹大廈,幾乎可媲美維港景致。


還是較鍾意浦西的classic味,看來更有特色

雖然浦東那邊現時已聲價萬倍,但愛懷舊的基爾還是偏愛浦西的十里洋場,上圖右起為前麥加利銀行大樓(現外灘18號);前字林大樓(字林西報是昔日中國最具影響力的英文報章,現時大樓為美國友邦保險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前台灣銀行大樓(現招商銀行上海分行);最左為前江海關大樓(現上海海關大樓)。


20世紀初的皇后像廣場,可見維多利亞女皇銅像放在大理石座亭內

突然醒起看過20世紀初的中環老照片,歐陸建築星羅棋布與上海的十里洋場也不遑多讓。上圖這裏驟眼睇以為係歐洲城市吧,其實喱道係皇后像廣場囉!留意上圖右的建築物就是立法會大樓(最高法院),後方採用意大利文藝復興式建築風格的是香港會,到70年代後期才拆卸。


大會堂及巔地噴泉(現匯豐總行及中銀大廈) / 郵政總局(現環球大廈)

唔係講笑有上圖為證,係咪比上海的十里洋場還靚呢!圖左的大會座就很有文藝復興式柱廊風貌,大泉噴也是歐洲不少城市常見的地標,而更可惜的是採愛德華式紅磚牆建築的郵政總局,到70年代因興建中環地鐵時才拆卸,建成現時的環球大廈。如果香港也有新城和舊城區,相信可以保存更完整的維多利亞城舊貌。


皇后行(現文華酒店)和聖佐治大廈等 / 畢打街洋行林立

上圖是50年代干諾道中及畢打街一帶,距今其實僅半個世紀左右。昔日坐落於皇后像廣場旁的皇后行及太字行是19世紀維多利亞式建築,60年代才先後拆卸建成現時的文華酒店及太子大廈,如果出世早D仲見到。至於畢打街兩旁更是新古典主義的歐洲式建築林立,但現在就只拆剩一幢畢打行!


宏偉的前匯豐總行 / 行入南京路等內街依然有不少保存完好的西式古老大樓

都係唔好講咁多香港舊貌以免撐出左大海(留料寫「新舊對照」),返返去上海外先!上圖為前匯豐總行的正立面,可以看出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典型橫縱3段式劃分﹕正中為穹頂,穹頂基座為仿希臘神殿的三角形山花,再下為6枝貫通2至4樓的愛奧尼亞式立柱。大樓主體高5層,中央部分高7層,另有地下室1.5層。


昔日的上海外灘和匯豐總行

匯豐總行內部裝修也十分講究,大廳8根巨柱是用整根大理石雕成,當時在亞洲可謂絕無僅有。八角門廳上方還8幅馬賽克壁畫,以當年匯豐設有分行的8座城市(上海、香港、東京、倫敦、紐約、曼谷、巴黎和加爾各答)為主題。匯豐後來又怎會變了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原來1955年匯豐撤出上海後,大樓收歸為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樓,直至1996年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在競拍中取得大樓入住權。


外灘長廊盡頭的陳毅廣場和陳毅像

由於想搵下附近有咩食,於是一直行到去外灘長廊盡頭,這裏有個陳毅廣場,聳立了一尊中共首任上海市長陳毅的塑像。陳毅像高5.6米,以青銅鑄造,底座高3.5米,以紅色磨光花崗石砌成。


前格林郵船大樓 / 和平飯店北樓 / 前橫濱正金銀行大樓

行到街尾就睇埋其餘幾座大樓,包括左圖前格林郵船大樓(現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及前東方匯理銀行大樓(現中國光大銀行上海分行);中圖為前沙遜大廈(現和平飯店北樓);右圖為前橫濱正金銀行大樓(現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分行),每幢都很有氣派,唔拆絕對係應該的。


莫比斯環 / 大劇院 / 亞諾瑪米族人的公共生活區 / 獨立革命英雄玻利瓦爾的騎馬雕像

快樂不知時日過,睇睇手錶原來已經成11點幾,唔怪得快餐店都打埋烊,唯有行返入內街再睇下有咩小食檔未閂,順便去搵最近外灘那個南京東路地鐵站準備返歸。點知發現原來仲做生意的食檔實在不多,由於行左成日實在太累,索性去便利店買兩個「大碗麵」就算,同場買多兩條即食魚肉腸仔做送,落地鐵站前仲見有生果檔,當然順手買多幾個梨!大陸買生果多數斷秤,但計落仍算比香港平!

2010年12月26日 星期日

人棄我取遊世博:16

漫長的上海世博遊網誌終於來到「最終章」,目標任務是在餘下個多小時內攻下最後一片領土「非洲區」!它其實與美洲區只一街之隔,毋須再花時間坐shuttle bus。這區展館也不算多,除了數間獨立國家館外,大部分就集中在有成個足球場咁大的非洲聯合館內。


南非館的外貌充滿跳脫的塗鴉色彩 / 曼德拉巨幅照片投影在外牆上

很colourful的南非館是非洲區內較具規模的國家館,外牆的塗鴉展現出非洲人的活力,體現南非文化的多樣性和南非人創造更好生活的信心……比較吸引基爾的是展館外牆上一幅有兩層樓咁高的曼德拉巨照,是用投影機投射出來的,非常eye catching,基本上唔駛問都知喱間係南非館,創意值得鼓掌!


南非館內既有非洲風情,也有歐式大吊燈 / 擁抱世界波 / 中央圓廳的木欄柵

2010年剛好是南非主辦世界盃決賽周的一年,雖然世界盃早就落幕,但南非館內處處仍保留了這份足球熱,例如正門外就有個超大的世界盃專用足球模型,當然要埋去攬下佢。另外館內也有不少世界盃主辦城市的介紹,以及具非洲民族風格的傳統工藝品展出。比較特別是中央像個圓形鳥籠的展廳,原來是代表非洲傳統的「柵欄村莊」,象徵南非文化「人道待人」的核心理念。


埃及館外形有點像牛奶旋風朱古力 / 佇立在大門口金光閃閃的法老王像

來到非洲區當然一定要逛逛最具文明古國風範的埃及館啦!該館內外好像有一條飄揚的白色大布條纏繞著,全館基本上以黑白兩色為主調,象徵新舊文化的融合,呈現埃及悠久的歷史和璀璨的文明,以及首都開羅現今與未來的發展。


埃及館內有巨幅飛舞的白布帶裝飾 / 開羅小市集

埃及館內有一條大白布帶在空中飛舞,最初仲以為意念是來自古埃及的木乃伊,但感覺上幾有現代感,細看才知是代表源遠流長的尼羅河文明。旁邊則有個充滿伊斯蘭風情的小市集,售賣各式埃及紀念品。此外,館內展出的文物珍品幾乎每件至少都有幾千年歷史,當中8件一級國寶更是首次獲開羅的埃及國家博物館借往海外展出,唔怪得覺得咁熟口面,因為幾年前去埃及旅行時也有入過該博物館。


愛神柱 / 尼貝勒赫和皇后坐像 / 帕薩爾大臣跪像 / 舍松契二世黃金面具

印象最深是上圖中的第19王朝法老尼貝勒赫和皇后的雙人坐像,當時聽博物館導賞員介紹,那是唯一的法老王與皇后雙人像,所以非常珍貴。舍松契二世黃金面具也很搶鏡,雖然它沒有圖坦卡門金面具那麼色彩繽紛,但燦爛的金光經歷幾千年仍展露在細緻的微笑容貌上。此外,手捧公羊頭祭壇的帕薩爾大臣跪像也有點印象,而高達2.3米、刻有第26王朝法老阿普里埃斯之名的愛神柱則是首次見,它距今已有逾2500年歷史。


安哥拉館外牆的大國旗 / 小市集 / 非洲國家盃球場 / 水霧簾幕 / 安哥拉巨鑽

離開埃及館後再過隔籬的安哥拉館,館內同樣有個小市集,擺放了不少富民族特色的雕刻和繪畫,還有土著小屋的原始生活風貌和場景。此外,旁邊有一個專廳展示安哥拉主辦今年非洲國家盃的各個球場。比較特別的是中央的一個藍色水霧簾幕,表現出安哥拉與水難以分割的淵源。不說不知原來安哥拉以出產鑽石稱著,展館一角擺放了幾顆巨鑽(相信是仿製品),令基爾不其然想起Leonardo DiCaprio主演的《Blood Diamond》。


阿爾及利亞館以世遺「卡斯巴古城」作賣點 / 古城內的橫街窄巷甚具北非風情

另一邊的阿爾及利亞館也甚具特色,展館模仿該國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卡斯巴古城(Casbah of Algiers)而建,卡斯巴獨特的建築風格不僅為許多著名的建築大師帶來靈感,也體現了融洽的人類社會生活方式。穿梭於館內縱橫交錯的狹窄小巷時,似乎真能感受到北非的小鎮風情。


今屆上海世博面積最大的非洲聯合館 / 館內的津巴布韋和馬達加斯加館

最後來到超大的非洲聯合館,它匯聚了非洲42國的展館,還有一個大市集及非洲聯盟館,面積達9500平方米,主題是「統一參展、統一的展示理念」。展館外牆上包含了非洲大樹、沙漠、動物等象徵非洲的圖案,離遠已經聞到非洲撒哈拉大草原的氣息。入到館內率先就見到一張張歡迎遊客的非洲人笑臉,另外立即就見到津巴布韋館的世遺古蹟「石頭城(Great Zimbabwe Ruins)」,館內還展出津巴布韋鳥和播放維多利亞大瀑布壯麗美景的高清影片。


非洲聯合館內的大市集 / 坦桑尼亞館 / 臨離開時見到意大利館

由於來到非洲聯合館時已差不多9點幾,不少國家館基本上已關閉,或成為人去樓空的攤檔,當然也不會有什麼國寶珍品展出,所以只在門前經過就算。坦桑尼亞館是其中有開放的一間,它以獨特的烏木以富現代感的造型配襯草稈屋檐而建,彰顯城市化融合自然的和諧美。展館內還有一隻長頸鹿雕像,並播放「非洲之巔」基力馬扎羅山(Mount Kilimanjaro)的自然奇觀影片。

之前聽聞非洲聯合館還有非洲樂團的表演節目,氣氛也不錯,但可能基爾到訪時已近閉館時段,基本上沒有什麼大型表演,只是近市集那邊有部份店員即興打非洲鼓(可能是為了吸引遊人而表演),也有吹奏陶笛之類的非洲樂器,總算是增添了一點氣氛。(也有懷疑在市集睇檔的店員其實也是國家館的職員,只因遊客都集中到市集去shopping,職員也聚集在市集推銷特產,部分則索性與同鄉閒聊,一片熱鬧的景象,反觀國家館那邊則變成擺「空城計」)



總括整個世博遊,感覺像「1.5日環遊世界」,雖然不少歐洲中日韓等大館都因人氣太勁而放棄參觀,但其他中小型展館也有值得一遊之處,不少還展出國家一級國寶,可說是一次規模極大的世界文化旅遊博覽會,也總算見識過世博的大場面。

臨離開世博園時路過意大利館,原本想去望望能否偷雞在閉館前入去參觀,可惜依然人頭湧湧,所以就放棄了。這次世博遊記足足寫了16篇,總算畫上一個小句號,不過這個「小終結」其實也是另一段階的開端……到底基爾在半夜三更仲趕住去邊呢?且看下回「上海之旅Part II」自有分曉!

2010年12月20日 星期一

韓國錦城飯店@尖沙嘴

之前掛住寫世博遊,連米G蓮都少左出巡。其實早幾日凍到得返5、6度果幾日,都有冒住冰冷寒風放工飆出尖沙嘴,就係為左試試下面喱間「韓國錦城飯店」。


錦城的門面不算太搶眼,隨時行過左都唔知 / 十小碟前菜和燒牛肋肉

諗返都有幾年無食過韓燒,其實唔係唔鍾意食,不過每次燒完後D衫都會成陣BBQ味,加上幾熱氣,所以少食。對上一次係食應該係旺角登打士街果間「梨和園」,但它兼營日式料理和打邊爐,味道一般,查返資料原來仲執埋笠添!另外,5、6年前亦幫襯過較大路的「漢陽苑」,以及另一間同在尖沙嘴的「釜山」!


十小碟前菜之一Kimchi唔算太辣 / 燒羊肉 / 石頭窩飯 $90

由於無帶新歡Pentax去,要用返電話影!講返喱餐,由於無得訂位,趕到去時友人已拎好籌,由於要等,就先去逛逛隔籬街的天地書局。很喜歡逛這間書店,因為通常都好少人,夠清靜又有凳坐,是等人等食的「隱閉聖地」。後來老闆娘打來話有位,就行返去開餐。來到樓上雅座坐好後,先來的是十小碟前菜,有泡菜、小魚乾、芽菜、菠菜、豆腐、雜菜沙律、酸菜魚片等,陣勢非常強勁,另外再叫了牛內和羊肉作燒烤,當然還要試試「鎮店招牌菜」的石頭窩飯。


食咁多熱氣野要歎返杯茶先 / 海鮮蔥油餅 $150 / 燒羊肉

十小碟前菜當中,基爾較愛泡菜、菠菜和酸菜魚片,小魚乾就太鹹,芽菜豆腐和沙律一般。牛肋肉和羊肉都是水準之作,燒起來夠香,只是切得較零碎,份量太少唔太抵食。石頭窩飯則用珍珠米煮成,算係足料,由侍應姐姐即席加辣醬撈成,味道OK,如果愛食煲仔飯的應該會鍾意,因為都幾多飯焦。另一味可以畀distinction的是海鮮蔥油餅,上碟時有成7、8大片,有點似pizza,餡料主要係青椒、蔥和魷魚,其實本來基爾係唔食蔥的,但食落無乜蔥味,批邊脆脆地又幾好食,不過食兩片已經好飽飽滯滯。


海港城今年的聖誕燈飾比以往遜色 / 街上見到新劃設的禁煙區

因為人少所以唔係叫好多味,埋單計約$140 per head,都算係可以一試之選。食飽飽後睇錶都係9點幾,於是就順便行去海港城睇下聖誕燈飾當散步。記憶中都好多年無睇燈飾,比較有記憶的是幾年前海港城門前那架小火車,非常壯觀!今年就真係好一般,而且人又多,望兩眼都係走人。另外唔知近來大家行街時有冇留意地面上畫的喱D所謂「禁煙區」,基爾雖然唔食煙也怕聞二手煙,但都覺得喱D「禁煙區」幾戇居,因為界內界外吸煙對他人的影響根本無分別。


1881 Heritage的旋轉木馬燈飾比較可觀 / 附近一帶名店逼滿內地自由行同胞

由於海港城無咩睇,於是再行過去1881 Heritage,之前見人影過喱度的旋轉木馬燈飾唔錯。限於手機拍攝關係,當然唔會影到咩靚相,不過喱個兩層旋轉木馬燈飾確實係唔錯的,甚至有人專程黎影婚紗相,都幾誇張!


聖誕燈飾襯托下的前水警總部 / 旋轉木馬可惜只是擺設,不能騎上去玩

夜色下的1881 Heritage其實都幾靚,之前基爾都有黎影過(詳見﹕白之戀人一八八一)。不過由於今次四周圍都幾多人,加上簡陋攝影器材所限,影兩三張已經無乜心機再影,附近的名店又無咩睇,所以再行返出海傍星光大道逛逛。


永安、香格里拉、洲際一帶尖東海傍,計起來至少有10年無來過睇燈飾

睇新聞都話今年聖飾大不如前,來到尖東海傍就絕對感受到,基本上大廈外場都係一些陳年行貨,無乜特色或令人眼前一亮之作。本來以為可以由新世界那邊屈返入室內避寒,點知去到先醒起新世界正準備拆卸所以都圍晒木板,被迫要冒住攝氏5度的維港颳面寒風行晒成條星光大道,最後到中國城大噴泉那邊才有天橋行返入去,但已經凍到流晒鼻水,算係一次幾難忘的尖東自由行睇燈飾之旅。
 
韓國錦城飯店 Korea Kam Sing Restaurant
尖沙咀堪富利士道5號地下

2010年12月17日 星期五

人棄我取遊世博:15

基爾喱次在上海世博遊園,大部份行的都係被人視為「垃圾館」的小國奀館,臨到接近尾聲當然要去返D「大館」見識下,以免被blog友恥笑太過「渣流攤」!好啦反正要花時間排隊,就揀過最「堅」的「美利堅合眾國館」啦!


美國館的人龍其實比日、韓等人氣國家館也不遑多讓 / 排隊前先同Kobe Bryant合照

之前睇blog友的世博攻略,話美國館的人龍雖然係長,但人流控制極佳,可以疏導得很快,姑且就去睇下。來到美國館前的小廣場,其實早有心理準備又係上演龍的傳人故事了,不過見條龍移動得頗快,於是即管去跟隊。不過排之前先同館前的Kobe Bryant合照先,基爾同喱個1:1的湖人球星紙版人像比身高時,發現原來只係矮佢個零頭位咋喎!


果然排左半粒鐘左右就入到美國館,太喜出望外了 / 操流利國語的「知客」姐姐

排下排下、閘左幾次人龍之後,終於來到美國館入口,睇睇錶只係用左30分鐘左右咋喎,好抵呀!當基爾正式踏上美國館大門口的紅地氈時,真係有點想大聲歡呼喝彩一聲,因為終於入到一間大館喇,都唔算好失威吧!展館門口有一位操流利國語的American beauty姐姐站在膠椅上招呼入館的遊人。據她自我介紹,原來佢係北京大學的留學生,唔怪得國語咁勁,最勁仲係要懂得用京片子口音,令基爾都真係拜服得五體投地。


第2部份的電影廳放映美國首都華盛頓的風景片段,當中插入希拉莉和奧巴馬的致辭

美國館大致分為4個小展廳,前3個分別是看電影的小型劇院,最後1個是紀念品店。入到第1個前廳後,主要聽知客姐姐對美國館的簡介,還有看一段在紐約Central Park拍攝的雜錦片段,內容主要是訪問公園裏美國人對上海世博的睇法,仲有叫佢地用唔鹹唔淡的國語講句「美國館歡迎你」之類的門面歡迎辭!而第2個展廳主要是放映奧巴馬和希拉莉致辭的小影院。


第4部份的紀念品店 / 第3部份的迷你影院

美國果然係電影王國,因為全館基本上都係由迷你劇院組成,在館內成村人咁睇完一場戲,之後又移師去另一院再睇戲,感覺上好似在IFC或APM的2、3、4院穿梭往來一樣。若要鬧佢地完全係「渣流灘」無料到的話,似乎又唔可以,因為部分影片確係拍得幾有心思,當然少不免要搵希拉莉同奧巴馬現身sell下大美國主義和價值觀。但總括而言以美國作為世界超級大國、有強大財力物力(雖則話經過金融風暴)支持,就咁樣齋睇幾齣戲就算數的話,似乎又真係有點hea!不過值得一讚的是第3齣戲講述小女孩同鄰居同心協力修建花園的一幕,感覺上拍得幾warm幾touching,加上又有4D影院特技效果(有大風吹和落微微雨粉的感覺),算係叫做見識過「大館」的presentation吧!


美國館外的小舞台有奀星rap歌 / 第4間展廳有個可以扮主持紐約開市扑槌仔的小露台

睇完3齣「小電影」之後,去到美國館最後一個展覽廳,那裏除了是一間迷你Wal-Mart之外,仲畀基爾發現到一個紐約聯交所主持開市儀式的小露台布景。可能大部份同胞都唔知喱個露台仔有咩來歷,所以竟然無人問津,大部份人走晒去shopping。基爾當然如獲至寶咁一個箭步衝上露台,拎住槌仔扮主持開市影返張相先啦!基爾影完後唔少同胞才知喱個露台仔係好野,先識爭住上黎影相,好彩嘖!


美國館對面是同樣人氣十足的巴西館 / 很有印第安風情的秘魯館

睇完美國館之後,再去對面巴西館望望,噢!太多人了,只好放棄。隔籬見到可以自出自入的秘魯館,諗都唔駛諗立即就轉移目標走過去。秘魯館主要用竹竿和泥土建成,核心設計則是一個用金屬材料製成、佔地25平方米的古代印加平頂金字塔,還有不少介紹印加古文明和現今秘魯人城市生活的圖片展出。


印加古城遺址模型 / 西班牙統治時期的歐式瓷器 / 館內的小食店 / 紀念華裔移民160年的展板

與中美洲的伯利茲、危地馬拉等小國館以瑪雅古文明作生招牌一樣,秘魯也有其撒手?「印加帝國古文明」,館內除了搬來迷你版的印加金字塔之外,還有古城遺址以及其他珍貴出土文物展出,非常值得一看。此外,原來不少華人早在19世紀清代中葉已飄洋過海遠赴秘魯搵食,牆上展出的老照片又是一幕幕「華工血淚史」。


阿根廷館頂部恍如極光般璀璨奪目的天幕以及介紹該國風土人情的LED展板

行行下見阿根廷館無乜人,又貢入去睇睇!入到去發現竟有點去了美術館的感覺,展板和展品都不太多,地方非常空曠開闊,可能是要專登營造這種空間感,也是阿根廷人期望的城市生活要素吧!比較特別是中央的一撻大空地,頂上面是一個瑰麗的仿極光天幕,很有動感!


館內還展出不少銀器飾物,莫非阿根廷是以出產銀器稱著的?

除左天幕之外,阿根廷館仲展出唔少手工精巧的銀器飾物,唔知係咪佢地的「國母」貝隆夫人有戴過的呢?單睇手工設計就很有懷舊首飾的味道。另外,館內還有不少LED展板,介紹阿根廷近200年來在多元文化融合和城市建設的成就。



走出阿根廷館後,正式為世博「美洲之旅」畫上句號。拿拿林再走到隔籬的非洲區掃館,想知道萬眾期待的世博遊「最終章」到底仲咩精彩野睇?就不要錯過下回的「終極非洲之旅」了!

2010年12月16日 星期四

遺忘的卡式時光@達明一派

好耐無寫過D陳年cassette珍藏,喱期又黎懷舊下先,揀來的是兩盒來自達明一派的古董cassette﹕比較熱門的《石頭記》和比較冷門的《意難平》。



繼1986年首張大碟《達明一派II》後,達明於1987年4月推出第2張大碟《石頭記》,當年邁克 / 進念二十面體填的詞《石頭記》一出已驚為天人,可謂雅俗共賞,即使至今事隔已經廿幾年,但感覺依然不老土,是達明一派其中一首永恒的經典,此歌亦奠定了達明在80's香港樂壇的獨特地位。

《石頭記》大碟當年是熱賣之選,不過有幾白金就唔太清楚了,但至少基爾都有喱盒cassette,所以相信2、3白金(約十幾萬張)應該走不了。碟內亦勁多大熱之作,包括馬路天使、石頭記、後窗等記億中好似都上過no.1。不過其實基爾更喜歡碟中「半冷門」的傷逝、無風的秋季、一個人在途上和快歌崩裂,即使首尾兩首短篇的離和棄都勁有style,10首之中可謂首首好歌,非常難得!

達明不論快歌慢歌都掂,所以都抵佢地當年咁紅,喜歡他們的慢歌,因為總覺得很有詩意、耐人尋味又帶點曖昧;喜歡他們的快歌,因為很有80's極流行的英式電子搖滾style,當年確是至in至潮的風格,至今這盒《石頭記》cassette依然百聽不厭。

1989年推出的《意難平》是達明相對無咁hit之作,不過碟內依然有忘記他是她、天花亂墜、Viva la Diva等3首hit歌。相對之前幾張圍繞社會現象和政治題材為主的大碟,這張專輯轉而寫情為主,包羅了同性之愛、朋友之愛、不貞之愛、世紀末之愛、瘟疫蔓延時之愛,在達明眾多專輯中算是獨一無二的。曾經有人認為達明在《意難平》之後會走下坡,但事實證明其後還有很多出色的大碟推出。



最後藉得一提的是達明的唱片封面design,找來了部份代表作來重溫。單睇這些唱片封面,感覺就如去了參觀modern art藝術館,有型格又有詩意,絕非現時那些一張大頭相算數、完全無message的「行貨」封面design可比!

2010年12月14日 星期二

人棄我取遊世博:14

上次講到在美洲區的加勒比聯合館、智利館、委內瑞拉館和古巴館閃電巡了一圈,終於可以感受下不一樣的異國風情。由於美洲區的展館比較容易入,今回繼續在喱區發掘下有咩好野睇先!


墨西哥館築於地底,館頂有一個很壯觀的風箏森林 / 中南美洲聯合館又係另一炒雜錦展館

行完古巴館後再返兜墨西哥館,之前在門前路過發現唔少人排隊,所以skip左。轉個頭之後返黎發現條人龍短左好多,姑且又去排下,點知一排就出事!事緣墨西哥館號稱係全場唯一建於地底的展館,基爾見佢咁特別點都畀下面去排下啦,反正睇條隊應在30分鐘內入到館。墨西哥館的概念是源自風箏,原來風箏papalotl在墨國納瓦特爾語中原意是蝴蝶。由於風箏起源於中國,所以墨館上的風箏森林也象徵了墨中文化的聯系。可惜排了差不多20分鐘後,館內突然有職員出來宣布由於機件故障,所以暫時要閉館,頂!


中南美洲聯合館內的玻利維亞館、多米尼加共和國館和巴拉圭館

盛意拳拳去排墨西哥館卻慘食閉門羹,唯有繼續向前行,睇下仲有咩滄海遺珠。咦!前面仲有間中南美洲聯合館喎,又入去掃下先。一入去就見到玻利維亞館和多米尼加共和國館,不過入面都無咩睇,閃電出返黎再去巴拉圭館,該館以「能源與人民」為主題,不看不知原來這個南美小國是以水力發電馳名於世,還為鄰國巴西及阿根廷輸出可靠穩定的可再生能源。


厄瓜多爾館的中央是個圓形小食亭

行過隔籬又見到厄瓜多爾館,該館的建築靈感是來自中國傳統文化中「天圓地方」的思想。厄瓜多爾原來幅員也很廣闊,館內分為群島區、海岸區、亞馬遜區、安第斯山區等,凸顯了厄瓜多爾獨特而多樣的地理特點。環繞中央頂部的360度環幕電影,即循環播映厄瓜多爾充滿民族色彩的民生面貌。


厄瓜多爾館內每區都陳列了不少甚具民族風格的飾物擺設,還有宏偉的教堂模型

在厄瓜多爾館內,遊人可通過特殊的望遠鏡觀看加拉帕戈斯群島的火山群和各種奇異生物,如巨龜、火烈鳥、蜥蜴等,當然還有不少甚具民族特色的彩繪石卵和蜥蜴擺設在紀念品攤檔出售。若無興趣買,也可幫趁展館中央的小食亭,除了咖啡、啤酒外,還有烤香腸、肉丸之類的小食,邊食邊歇歇腳也不錯。


巴拿馬館當然有條巴拿馬運河 / 薩爾瓦多館有座大火山 / 哥斯達黎加館的肥嘟嘟雕塑

再去睇巴拿馬館,估都估到佢地一定會用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巴拿馬運河做生招牌啦!最勁就係佢地竟然在館內裝置了一個運河船閘模型,據介紹還是按比例而建的,能模擬運河開閘時的情景,展現貨輪起航穿過運河時的壯觀場面。隔籬再望望竟然有座大火山,睇真原來係薩爾瓦多館,該國原來有中美洲火山之國稱號,全國火山林立,薩爾瓦多人會利用火山帶來的地熱和水力等天然資源改善生活,果然非常環保。另一個同來自中美洲的小國哥斯達黎加,則力sell熱帶雨林和生態旅遊,館內還有當地出產的頂級咖啡出售。



如果要親身飛赴中南美洲,至少都要捱廿幾三十個鐘機程,但在世博只需兩、三個鐘就可以走一轉,係咪仲勁過叮噹的隨意門呢!下一站到底基爾的隨意門又會開往邊個國度?且看下回分解。

2010年12月10日 星期五

人棄我取遊世博:13

上回講到在歐洲區經常食閉門羹,行行下無乜癮就索性走過去隔籬的美洲區,睇下有咩意外收穫。果然美洲區比較少人,相對上可以入到部份「細館」,叫做唔駛剩係館外遊咁無悶啦!


遠看恍如一個大木箱的加拿大館 / 椰林樹影處處的加勒比共同體聯合館

加拿大館與逼爆的俄羅斯館其實只是一橋之隔,人氣同樣頂盛。據聞館內有該國著名的索拉奇藝坊(Cirque du Soleil,現稱太陽劇團)駐場表演,唔怪得咁多同胞排隊去睇。加拿大館旁邊有個美洲廣場,定時會有表演,再對面則是加勒比共同體聯合館,見無乜人排隊就即管過去睇下。顧名思義這裏匯聚了眾多加勒比海地區的小島國,可以感受下碧水藍天椰林樹影的加勒比風情。


多米尼加館 / 巴哈馬館 / 蘇里南館

最近大門口的是多米尼加館,館內設計以綠色為主調,設有小橋、微型風車、茅草小屋等。接著去巴哈馬館,館內有兩艘色彩斑爛的單桅縱帆船,船尾由敞開式的長廊相連,展示巴哈馬海洋運輸的歷史。再睇睇蘇里南館,展館外形是歷史悠久的房舍和庭院,館內有亞馬遜原始森林、圖騰柱和黃金國王El Dorado等展區,當中的圖騰柱是由蘇里南藝術家雕刻噴塗而成,別具鮮明的蘇里南民族特色。


牙買加館 / 伯利茲館及館內陳列的瑪雅金字塔模型 / 格林納達館

牙買加館算是加勒比聯合館內最具聲色之娛的展館,除了入口處有棕櫚樹和綻放鮮花的馬合樹外,館內還一條蜿蜒的小路繞過小屋、木門、迴廊等,貫穿整個展廳,遊人沿此小路走,一面聽著Beach Boys的《Kokomo》,一看到反映當地各式民生的圖片、模型等,了解牙買加的風土人情。館內還有牙買加「百米飛人」保特(Usain Bolt)的巨像讓遊人合照,另外又重點宣傳他們的國寶級咖啡「藍山咖啡」,介紹了由山區栽種到港口運輸出國外銷的整個過程。

跟住去探索下神秘的伯利茲館,在展廳門口立即就見到一個瑪雅金字塔模型,旁邊還展出了一些古代瑪雅人的雕塑石像等文物。比較特別的還有「伯利茲藍洞」的介紹,這個巨型海底圓洞直徑逾305米、深123米,據聞是冰河時期冰川侵蝕遺留下來的自然奇觀,後來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洞穴就被海水淹浸,由於藍洞內有大量海綿、梭魚、珊瑚、天使魚甚至鯊魚等海洋生物,所以已成為中美洲的新興熱門潛水聖地。至於圓拱形的格林納達館,原來是模仿格林納達著名香料植物「肉豆蔻」而建,橙紅色的「肉豆蔻」內設有可透視的陳列區,展示各式朱古力產品和華麗的民族服飾。


悼念地震災難的海地館 / 聞所未聞的聖基茨和尼維斯館

海地雖然在今年1月發生黎克特制7級大地震,全國基乎陷於一片頹垣敗瓦之中,但他們仍有參與今年的上海世博,展廳門口是一個心形塗鴉區,寓意海地人對重建美好家園的憧憬。再行過少少見到一間名為「聖基茨和尼維斯館」的展廳,基爾相信到訪今屆世博的7300萬遊客中(官方統計),能在世界地圖上正確指出聖基茨和尼維斯地理位置的,應該不會超過10人吧!其實它是位於波多黎各的東面。咁波多黎各在哪裏?就是在海地的東面。那麼海地又在哪裏……簡單來說就是在南美洲北部對出一片大西洋的群島。唔黎參觀都唔知原來聖基茨和尼維斯曾是法國的殖民地,所以小島上還保留了不少極具法式風情的建築呢!


建築主體由鋼結構和玻璃牆構成的智利館 / 館內又大玩家居倒吊的裝置藝術

行完一轉加勒比聯合館後,感覺真的有點像當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認識了不少以前聞所未聞的小島國。之後出去再行其他的美洲展館,迎面先看到不太多人的智利館。據介紹,若從高空俯視,該館像波浪般起伏的水晶杯,又有大海中航船的意像,好神奇呢!因為站在地面就完全感受不到。館內有5個展廳,闡述智利人如何打造理想的城市生活。


智利館內恍如大礦洞隧道的設計 / 介紹歷史文化的展廳內有一尊巨型雕像

不知是巧合還是什麼,由於智利早前發生過銅礦意外,智利館的設計感覺上就像個礦坑,長長的礦洞隧道引領遊人走遍各個小展廳。館內其實也有不少介紹該國歷史文化的展品,比較可惜的就是竟然見唔到復活島的Moai巨石像,如果有一尊仿製品的話,相信又會有大堆人湧埋去影「到此一遊」招牌紀念照吧!


委內瑞拉館遠看像間度假小別墅 / 非常colourful的委內瑞拉國旗

「智利礦洞遊」之後再去委內瑞拉館,據介紹該館採用了「莫比斯環」設計,寓意為一個沒有邊界、內外連接相融的國度。館內的露天庭院、台階、傳統的土著居民生活空間、開闊的玻利瓦爾廣場等極具民族特色的元素相互融合,展示委內瑞拉的文化、藝術和生活。


莫比斯環 / 大劇院 / 亞諾瑪米族人的公共生活區 / 獨立革命英雄玻利瓦爾的騎馬雕像

可能南美人是愛hea的民族,委內瑞拉館內的中央露天廣場掛滿了大大小小的吊床,感覺非常閒適,原來這是亞諾瑪米(Yanomami)族人的公共生活區,旁邊還有他們祭祀祖先的場所夏波諾(Shapono)。此外,2樓還有間大劇院,放映葉庫阿納(Yekuana)族人的傳統生活,以及委內瑞拉人的革命歷史。展館的出口則是偌大的玻利瓦爾廣場,領導委內瑞拉人脫離西班牙統治爭取獨立的革命英雄玻利瓦爾(Simon BolIvar),其威風颯颯的騎馬雕像就聳立在廣場中央。


座落於美洲區邊陲的古巴館 / 古巴館內的一幅超巨型夏灣拿海灣風景照

行下行下又去到美洲區的邊陲,僻處一角仿似小方糖的古巴館就在那裏。之前看blog友的世博攻略給予古巴館的評價是「0分」,所以也沒有太大期望,但原來「零期望」也會有點驚喜。古巴館的設計其實超簡單,四面牆壁當中的一面,已被一幅夏灣拿的超級全景照佔據,憑欄拍照確實有幾分置身夏灣拿的感覺。


古巴館內有間50's懷舊味十足的小酒吧 / Cristal是古巴的名牌啤酒 / 館內的雪茄博物館

古巴館內另外兩面牆分別開設了小酒吧、雪茄博物館和出售紀念品的小攤檔。先去看看小酒吧,吧台旁其實堆了唔少遊人,相信很多是想見識一下古巴名牌啤酒Cristal有幾巴閉,看介紹原來這款啤酒主要出口北美和歐洲,而且都拎過唔少國際性獎項。至於雪茄博物館雖然是超迷你版,但也有個「哈瓦那雪茄之家」的堂煌名字(內地將夏灣拿譯為哈瓦那)。古巴雪茄舉世知名,如何製作雪茄則可在這間蚊型博物館看到。製作高品質雪茄原來有多達80幾個工序﹕首先要選擇品種優良的煙葉和氣候土壤適宜的農地,煙葉採摘下來後經烘乾、發酵、整平、存放,再挑選最高質的煙葉製成雪茄,前後大約要3年時間……



行完喱一大堆「加勒比海中南美洲山卡罅被遺忘的展館」之後,再次證明逛細館都有好處,除左唔駛浪費千金一刻的寶貴旅行光陰去無聊地排幾個鐘長龍之外,如果肯仔細去睇的話,確實都會發掘到唔少有趣的異國風情,到頭來相信比起單單為了在世博passport上給個「到館一遊」的印仔,一定會更多收穫!跟住落黎基爾到底又會去到地球邊個角落繼續「探索之旅」?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