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日 星期五

維港兩岸的日與夜

曾幾何時,香港以躋身「世界三大夜景」之一而自豪(其餘兩處分別是意大利的拿玻里及日本北海道的涵館),五光十色的維多利亞港兩岸夜色是香港宣傳旅遊業的最大本錢。近年港府還嫌摩天大廈和霓虹燈不夠照,每晚加演「幻彩詠香江」。璀燦的夜色到底要付出多少代價?可能就是一片星空。



幾年前到雲南旅行,從昆明夤夜乘旅巴到大理,由於路面較暗,司機關了車上所有燈方便駕駛。在車廂內百無聊賴又睡不著之際,抬頭一望赫然發現繁星滿天的壯觀景象,「一閃一閃小星星,一顆一顆亮晶晶」的幾乎伸手可及,可惜當時相機同技術太苴,無法用菲林留住這個「自然奇觀」,就讓它永遠save在腦海裏吧!

上面這幀並非星空照片,而是由美國太空總署拍攝的地球燈光分佈圖。相中可見全世界最燈火璀燦星光熠熠的地區,首推北美及歐洲;亞洲方面,日本、中國東部沿海及印度的光亮度也不遑多讓。燈火照亮了地球逾八成土地,只餘下薩哈拉、澳洲中部、戈壁等沙漠區,還有加拿大北部、格陵蘭、南極等冰原,以及阿馬遜、非洲中部熱帶叢林的「星光」較暗淡,令人驚嘆人類確實無處不在。



再看香港這片「不夜天」。莫講話要看繁星滿天的夜空,即使日間要在維港看一看藍天白雲,現在似乎也是一件比中六合彩還困難的事……早前,環保組織「地球之友」發起了每年一次的「夠照‧熄燈行動」,呼籲市民和維港兩岸摩天大廈於晚上8時起熄燈兩小時,象徵性地挽救維港的一片星空。

以往因工作關係經常要當「夜歸族」,那時每晚坐通宵巴行經東區走廊時,即使是凌晨兩點多鐘,仍經常會看到一幢幢燈火通明的高樓大廈,有些更通宵亮著大型廣告牌招牌,光亮度比很多街燈還勁,頭頂的大片夜空都泛起了魚肚白。這種即使不在北極圈內也能看到的「白夜」奇觀,最近認識了它的新名字,叫做「光污染」。



光污染其實也是一種環境污染,為害不比膠袋遜色。它的成因是濫用的室外照明工具,例如將電燈強光直接或間接照射到夜空,而大氣中的雲、霧水氣,夾雜汽車、發電廠等排出的懸浮粒子及污染物,將這些光線散射開來,就形成我們常見的魚肚白色夜空。目前本港除了維港兩岸之外,旺角及灣仔也是光污染的「重災區」。以往的觀星熱點西貢、流浮山及大嶼山等偏遠郊區,近30年來星空亮度也急速褪色,據報現時新界部分地區的星空亮度只略遜於港九鬧市。

就在2009年的中秋前夕,拿起相機扮扮遊客拍下「維港兩岸的日與夜」共4幀全景照,作為歷史見證之餘,也希望香港這處最具代表性的海岸線,不會像「天邊一顆閃星星,海邊一顆閃星星,或睡或現閃爍不停」般,只能在歌詞中重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