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4日 星期五

活地亞倫《情迷巴塞隆拿》

向來非特別愛看Woody Allen的電影,但不能不承認他拍的戲總會有一種吸引人的慧黠與幽默,而且也不能不佩服這位年逾七旬老導的魄力。之前走出美國拍成了「倫敦三部曲」(《迷失決勝分》、《塔羅牌殺人事件》及《迷失愛與罪》),這次進一步跨越英倫海峽,走到歐洲大陸南岸的巴塞隆拿,與西班牙風情來一次crossover。



在英國,活地亞倫能拍出倫敦的暗陰沉鬱色彩;來到陽光燦爛的地中海岸,他同樣能掌握巴塞隆拿浪漫迷人的魅力。《情迷巴塞隆拿》(Vicky Cristina Barcelona)兩位女主角史嘉莉祖安遜(Scarlett Johansson)與莉碧嘉荷爾(Rebecca Hall),從一開始由紐約飛抵巴塞隆拿機場,到後來穿梭市內各處高迪建築名勝及大街小巷,令人幾乎以為活地亞倫當上了巴市的旅遊宣傳大使,簡直就是一齣愛情版《大地任我行》。在老活的鏡頭下,聖家教堂(La Sagrada Familia)、奎爾公園(Parc Guell)及米拉公寓(Casa Mila)等高迪建築,都美得令觀眾彷彿要立即買機票,親身感受那裏的迷人景致。

活地亞倫電影最煞食之處,可能就是其抵死的對白。史嘉莉與莉碧嘉分別飾演的Cristina和Vicky,到達巴塞隆拿即去夜蒲,在餐廳遇上飾演不羈藝術家Antonio的查維爾巴頓(Javier Bardem)。後者竟三唔識七地上前兜搭雙姝到外地旅行和上床,思想保守且講求實際的Vicky立即暗窒巴頓飛擒大咬;對愛情充滿浪漫想像與期待的Cristina卻竟一口答應。最後3人真的結伴同行,還發展出一段三角戀。



活地亞倫又怎滿足一段簡單的三角戀,戲軌發展至中段又多添幾節分叉感情線。Cristina的未婚夫突然飛來巴塞隆拿要與她結婚,加上Antonio的前妻Maria(彭妮露古絲Penelope Cruz飾)又突然回來再續前緣,搞出的離離合合N角戀看得令人有點啼笑皆非又憫憎,最後以神經質Maria的一槍作結,戀人們重新各自歸位,Cristina、Vicky與未婚夫返回紐約的「現實世界」,巴塞隆那的Antonio和Maria又因為沒有了雙姝的「潤滑劑」而再離異收場,似乎一切也沒發生過一樣。

戲橋不說穿太多,以免又被blog友責罵「仲駛去睇架咩!」不過從電影風格上,明顯老活很著意捕捉西班牙人的浪漫熱情和文化風味,「十三點」式的彭妮露古絲演得就比史嘉莉及莉碧嘉搶鏡,查維爾巴頓演的情聖也令人又愛又恨。當然戲中玩的男女男或女男女同性異性戀,相比最擅玩同性戀雙性戀、人妖、神父同志、孌童、性虐待等戲橋的西班牙鬼才名導艾慕杜華而言,實屬小兒科。



話說回來,若去過巴塞隆拿的人,看《情迷巴塞隆拿》時相信會更加興奮。戲中Vicky與Cristina甫到巴塞隆拿後,第一處去遊覽的地方就是聖家教堂。有別於歐洲各地常見的哥德式、羅馬式大教堂,出自西班牙近代建築名師高迪(Antoni Gaudi,1852-1926)的手筆、屬現代主義建築風格的聖家教堂,單從外觀看已經別樹一幟,其森林式支柱及拱頂,盡顯高迪建築的大自然本色。

聖家教堂最具特色的是東、西、南3道大門,分別為「誕生門面」、「受難門面」和「榮耀門面」(尚未完工),預計每道門設4座鐘塔共12座鐘塔,代表12門徒,中間還有6座高塔,其中4座代表福音作者馬太(瑪竇)、馬可(馬爾谷)、路加、約翰(若望),一座代表聖母瑪利亞,一座代表耶穌基督,以170 米高的耶穌塔最宏偉。由於工程資金的來源主要靠捐款,善款多少直接影響工程的進度,所以教堂自1882年奠基修建地下室起,至今歷126年仍未竣工。然而,聖家教堂卻是僅有的尚未完工已被列入世遺的建築(2005年)。



除了聖家教堂外,Vicky與Cristina兩位「旅遊大使」還帶觀眾去到另外兩處「高迪名勝」,分別是可盡覽巴市靚景的奎爾公園,以及擁有波浪式外牆和別緻天台煙囪雕塑的米拉公寓。這兩組建築物比聖家教堂更早列入世遺(1984年),其鬼斧神工的建築特式亦有過之而無不及。

奎爾公園雖然並沒有像「迪迪尼」或「海浪公園」等各式各樣的機動遊戲,但它的奇幻感絕不遜於這些主題樂園。位於小山丘上的奎爾公園建於20世紀初,可以說是「爛尾」的豪宅樓盤,高迪只完成了公園部分。最具特式的要算是主入口,石階旁就是著名的馬賽克蜥蜴噴泉。沿石階而上,還有市場廣場瞭望台、如長蛇陣般的彎曲座椅和石柱,以及兩棟如童話世界的房子,都是奎爾公園的代表作。園內還保留了高迪的故居,現已成為高迪博物館。



至於坐落在巴市中心區的米拉公寓,其波浪形的外牆,配合扭曲迴繞的陽台欄桿,就如原始人在山邊開鑿出來的洞穴居所,也有人覺得像蜂窩,展現的依然是高迪最拿手的曲線自然美學。至於開放公眾參觀的天台也絕不能錯過,天台上豎立了一座座造型獨特雕塑煙囪,即使現在看來依然潮爆。



不能不提的還有「shopping聖地」蘭布拉斯大道,偌大的行人專區可說是巴市的女人街,各式紀念品都可以在這裏買到,還有不少街頭賣藝者即席表演扮銅像或其他雜耍等,走得累了渴了,也可到街旁古式古香的噴泉汲水。下次若再遊巴塞隆拿,可能還會有多一個節目,就是搜尋《情迷巴塞隆拿》的各個拍攝場景!

2008年11月1日 星期六

暗戀蓬萊桃花源@大阪

走過了寧靜古鎮,翻越了壯麗山川,這次日本之行霎下眼又到了尾聲,以重回大城市大阪作結。由金澤乘巴士沿北陸高速公速往南走,左邊是一片蒼翠的國見山,右邊則是泛起片片夕陽金光、一望無際的日本海,似乎是向大自然告別,迎接繁華鬧市的分界線。



由金澤返回大阪,確實有點依依不捨,因為象徵了行程要來到最後一站了。本來有意乘JR火車,不過領隊發現乘巴士也不過是4個多小時,車費卻平了一截(4300円,約311港元),上車後還發現比坐飛機還要舒適,仲有戲睇,早前網誌中寫的《穿梭時空地下鐵》,就是在這程長途車看的呢!看完戲不久,原來已經過了京都,半小時後約晚上8﹕30,大伙兒已在大阪鬧市下車,再乘千多円來到難波的Swissotel(14700円兩晚,約530港元/晚,算是超值)。



由於酒店就在大阪難波的鬧市內,步行十多分鐘已到心齋橋,所以大家放下行李,就立即落樓去醫肚。心齋橋可說是大阪的銅鑼灣,來到餐館雖然已差不多十時,但沿路的商店街或餐館內都逼滿了人,幾乎在日本整個行程中也少見這種熱鬧情況(而且確實又都幾熱,與之前的山區很不同)。由於吃完就回去睡覺,所以只點了簡單的二人前冷面、炸雞件及橙汽酒,埋單只1940円(約140港元),真係抵到痺,而且味道也不錯呢(也可能是肚餓吧)!吃飽飽後,還可以去24小時營業的唱片店逛個圈,當散散步消化一下,才回酒店沖涼睡覺去。

很奇怪,每次去旅行都會好早起身,很想感受一下晨曦的清新氣息。這次旅行中,在上高地便4點半起身睇日出,在松本則5點半起身去松本城公園晨運(真係好似退休伯伯咁),在白川鄉也是5點半起身去行山呼吸晨霧靈氣。反而在香港,由於工作關係(唯有賴呢樣,唔賴自己懶),日日睡到日上三竿出動鑊剷都鑊唔起果隻,香港的晨曦係點,可能要回憶起返學年代才找到。



每次去旅行之所以好早醒來,一來可能是早睡(通常12點左右,因為冇電視冇電腦嘛),二來就是環境比較靜,睡得較好。在大阪8時多起床已是最晏的了(平時都未轉側),9時多來到酒店下的大街,已看到不少人乘車坐地鐵之類的趕上班(酒店的地下商場就是地鐵難波站),在御堂筋求其找了一間麵店,在門口用售票機點了一客200円(約14港元)的豆腐卜拉麵作早餐。之後再一直往前走,經過了久仰大名的「彈珠機舖」,還看到白天的固力果廣告牌(晚上的較靚),穿過道頓堀橋,平靜的道頓堀川(上圖右)比城門河還要窄,不過在鬧市中卻甚具特色(試想想若旺角中央有條河,一定臭到暈啦)。

行下行下到了10時多,心齋橋的一整條購物街,還有0101、崇光以及香港已結業的大丸等百貨公司都先後開門,加上又是大減價周,一眾女團友都立即鳥獸散分頭血拚,頓時有被「遺棄」的感覺,即管也不執輸去逛波鞋店shopping一下,反正仲有一點「彈藥」。大約到中午12時,鎖定目標後忍手不買,因為另有「加遊」景點,就是乘地鐵去大阪城,若帶住一袋二袋戰利品當然不太方便。



由難波站乘地鐵往大阪城附近的森ノ宮站其實只有5個站(車費230円,約16港元),但因兩站屬不同線(難波在御堂筋線,需要在本町站轉中央線再往森ノ宮,而且行得頗遠,比港鐵尖東站行往尖沙嘴站還要遠),幸而指示尚算明確,所以不消20分鐘就來到目的地。貴為德川幕府時代的京畿大城,大阪城比之前去過的松本城(烏城)及金澤城(白城)都要宏偉。樓高5層的天守閣,每層飛簷畫樑都鑲嵌滿金銅瑞獸雕飾,金碧輝煌氣派非凡,故有「金城」美譽。



16世紀末日本戰國晚期,豐臣秀吉在石山本願寺遺址修築大阪城,成為全國第一大城,以顯示「首都」的雄厚實力。每天徵用大約數萬民伕參與工程,至1585年大致完成天守閣主建築。德川幕府掌權後又於17世紀初重修大阪城,及至昭和6年(1931年)第3次修葺重建,由傳統的木結構改為先進的鋼筋水泥建築,成為現今的規模。現存的石垣、多聞櫓、千貫櫓及焰硝藏等古代軍事兵庫都是德川幕府時代的古蹟,大阪城亦被列入日本的國家文化遺產。

由於之前去松本城沒時間入天守閣內參觀,這次來到大阪城當然不能再錯過登樓的機會,門票雖然貴一倍(600円,約43港元)也要去見識一下日本傳統城堡的內部結構。不過原來除了外觀較有「復刻味」外,內裏基本上與現代的大廈差不多,還加裝了升降機,陳設也不似白川鄉的合掌屋般具傳統風味,因為由地下至7樓都已「活化」成為歷史博物館,介紹400多年來由豐臣秀吉至現今大阪的歷史,還收藏了不少戰國時代的武士刀及盔甲等。最特別的是上圖右的投射式微縮模型影像展覽屏,以「真人」演員的影像投射進模型屋中,演出不同的歷史故事,在香港的博物館便從來未看過,非常新奇有趣。另一不容錯過的就是登臨8樓最高的瞭望台,可圍繞天守閣360度盡顯覽大阪景致,遠至六甲山、生駒山,近至東南西北護城河、城內的梅林桃園,還有迎賓館及修道館、大會堂及音樂廳等等,都盡收眼底。遊完天守閣已是下午3時左右,立即又去了公園內的麵店吃400円(約29港元)的拉麵醫肚,上圖的「牛奶仔」捧雪糕的公仔就站在店外。



離開大阪城公園前,順道還逛逛旁邊的豐國神社。相比遊人極多的大阪城,豐國神社似乎更顯出其「佛門清淨地」的色彩。豐國神社與大阪城一樣始建於16世紀末,是為了祭祀豐臣秀吉而興建。後來神社毀於戰亂,至19世紀明治時期才重建,現時寺內仍保存了不少仿唐建築,並收藏了不少豐臣秀吉曾使用過的遺物,以及日本「狩野畫派」名作《豐國祭圖屏風》,全都是國寶級文物。



遊完古蹟返回心齋橋,立即去買了心水「戰利品」,才不過5時多,返回酒店梳洗後會合團友再出動,去道頓堀一帶「覓食」。其實之前已打算去著名的かに道樂(螃蟹道樂)試一試長腳蟹的滋味,店前一隻張牙舞爪的巨型機動長腳蟹也成為全條街的焦點,所以一定不難找到。該店開業至今已超過45年,也可說是老店,但門面一點不老,至於價錢也不算太貴,上圖的超豐富長腳蟹餐收費4935円(約350港元),已包括了一大隻比整塊臉還要大一倍的長腳蟹、芝士焗蟹蓋,湯、飯自然少不了,還有海鮮燒、雪糕甜品……(仲有其他的已忘記了)等等,整頓飯吃了差不多兩個鐘,老實說論份量還絕對夠兩個人吃的呢!



由於回程乘的是下午機,所以在大阪第3天的早晨仍有時間再去覓食。由於之前一夜吃了長腳蟹大餐足足飽了一晚,早上起來自然要吃清一點,於是走到酒店附近的黑門市場買生果。聞名不如一見,看到貨架上超巨型且紅卜卜的蜜桃、還有巨峰提子、富士蘋果等,真係有點口水流,不過價錢都幾貴(一小串巨峰提子已六、七十港元,不過每粒都好似乒乓球咁大)。行完生果街後,大伙兒又走去吃今次之行最後一碗拉麵,再返回酒店收拾行裝,坐難波開出的關西機場鐵路直達機場。當火車經過長長的鐵路大橋來到海中心的機場時,感覺挺特別的,算是向身後漸漸遠去的日本海岸線道別,也為這次旅程畫上滿有詩意的句號。〈 おわ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