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3日 星期一

少爺兵修理錄影機

以往家中事無大小,很多時都會由家人一手包辦,間房、整閣仔、髹油漆、電箱燒fuse、換光管士撻,以至廁所水箱、水喉漏水之類的,悉數由基爾爸基爾哥上陣,絕不會郁D就call師傅上門修理。由於他們實在太能幹,孻仔基爾一般只會扮演翹埋雙手的少爺仔,極其量只旁當助手遞上士巴拿、螺絲批。不過,今次避無可避終要出山,立即call call曾sir上身先。



令基爾毅然出山的,就是這部老爺VHS錄錄機,說它是古董也不誇張!記憶中它是上世紀的產品,且一直老當益壯運作正常,但近年比較少用了,最近忽然身痕又想用它來play舊錄影帶,怎知竟食帶食到七彩,同時也無法再錄電視節目,於是拎去電器鋪交畀師傅整。怎知卻換來嘲笑聲,「唔係嘛!喱D古董依家無人會整架啦喎~~~整返都要幾百蚊,徒藥費啦!我地喱度有幾款機頂盒,也有預錄功能的,依家大部份人都係用喱種喱種同埋喱種……」唉~~算把啦,D老爺野依家都唔會有人珍惜架喇,一於自己動手修理啦!

這天基爾媽買?回家,見少爺基爾將部錄影機「五馬分屍」即嚇了一跳,還投以懷疑的眼光說﹕「掂唔掂架你,搞壞左部機事小,咪一陣搞到成屋跳fuse兼爆炸就得喇!」基爾﹕「車!邊會咁誇張呀……而且部機反正都壞架啦!」說著就立即展開臨床實驗,懶理基爾媽一臉無奈的樣子。



錄影機的構造其實不太複雜,鬆開了左右及後面的螺絲,就可以將整個外殼鐵蓋揭起。打開一看,立即被裏面精密的電路板嚇了一嚇,不過定D黎,如果錄影機只是出現食帶情況,一般不會是電路板出問題。重新駁上電源,再插進一盒錄影帶試一試,仔細觀察每部份機件的運作,一定要找出導致食帶的原因!

首先發現磁鼓如常轉動,排除了這方面的問題;再看看負責捲帶的兩個轉軸,竟發現當中forward的轉軸窒窒下,後來甚至停了不轉,令大量磁帶不停捲出盒外,纏繞了其他機件,原來這就是導致不斷食帶的「元兇」。



找到致命「兇手」後,就要想方設法整治它。先用螺絲批將轉軸上的固定鐵架鬆開,再鬆走轉軸上的螺絲,將它們逐步拆下來,立即發現裏面原來纏繞了一團塵,令轉軸無法正常轉動。立即用尖鉗子清走所有灰塵,再用酒精抹一抹,並在轉軸上噴一層防鏽潤滑劑WD-40。同時,要緊記剛才鬆走轉軸及固定架等步驟,將零件逐件原位重新裝上。然後再放入錄影帶,按動play、fast forward及rewind等按鈕,讓轉軸以不同轉速不同方向轉動一會,令潤滑劑發揮作用。見轉軸回復運作,磁帶也不再捲出來纏繞其他機件,算是根治了食帶問題,便可安心蓋上外殼,並插回天線和紅白黃三色線等。然後開著電視及錄影機,較好台後按play掣~~~登登登凳!掂左,終於play到啦,仲唔再食帶添!Yeah!

基爾媽聽到基爾的歡呼聲,也從廚房探出頭來,「竟然搞得掂?!大個仔啦喎真係!仲慳返幾百蚊添喎!」雖然搞到一身汗,卻可換來基爾媽的信服眼光,也是值得的,至少基爾在她眼中已經「升呢」,再不是只懂食同玩的少爺仔。

2009年11月18日 星期三

瑤池在水中央@城門水塘

天氣涼了,係時候又要出動行下山。去邊好?近近地就去城門水塘打個round。睇人地blog話城門水城係「港版九寨溝」,睇相影出黎又真係有D似架!所以這次索性帶埋相機去,希望影返D靚景相。



雖然基爾並唔係第一次行城門水塘,不過之前既懶又嫌麻煩,所以從來無帶相機同行,這次算係處子之作,影不好請莫見笑。話說回來,城門水塘確實係一處幾熱門的行山、影相、餵馬騮、釣魚同埋拍拖的聖地,這次就一次過全部見到晒。當然這裏人氣咁鼎盛,亦都係因為交通實在太方便。由荃灣千色店後面的兆和街乘82號綠色小巴,不到半粒鐘已到達城門水塘菠蘿壩的總站。選擇走的只是難度較低的菠蘿壩自然郊遊徑及水務用車路環繞城門水塘hea一圈而已。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當一走上郊遊徑時,仍被「美猴王兵團」嚇了一跳,還立即同場上演猴子偷桃~~~sorry!應該係偷蘋果的「true monkey show」,不要以為佢地個個肥斯大隻咁,原來身手都好敏捷架!



同迎賓的馬騮儀仗隊say goodbye後,行行下就來到著名的白千層林蔭大道。白千層係城門水塘最具代表性的樹種,英文名為Paper-bark Tree,學名為Melaleuca quinquenervia,屬常綠喬木,也是全球生長得最快的樹木,一年可長高十米,成年的白千層一般可達25米高。由於白千層適應力強,不論潮濕及乾燥的環境都能速迅生長。早於20世紀初港府陸續修建水塘時,白千層已由原生地澳門引入作植林及鞏固斜坡之用,常見於郊區、水塘邊及新界高速公路旁。白千層最明顯的特點係樹幹上一片片的樹皮,有點水松的質感,走近仔細聞一聞,還有點白花油味,聽聞它的樹葉可提煉出白樹油,是製造白花油和萬金油的成分之一。



環繞城門水塘的畔塘徑(Reservoir walk)基本上沒有任何難度,連斜路也不太多,可以好hea地走,沿途也有不少「歇腳點」,而且風景也著實不錯。記得上次來的時候水塘的水位較滿,湖邊的白千層浸在水中,波平如鏡的湖面倒影出四周的山水景緻,確實有幾分九寨溝神緒(雖然基爾未去過九寨溝),至少在香港的石屎森林內,如此級數的天然靚景並不多見。事實上,昔日確實有不少古裝片會來這裏取景,因為勝在無電線杆、輸電塔之類的東西,唔駛驚會穿崩。



除了「美猴王」之外,近年城門水塘也成為迷你黃牛牧場,正確來說甚至不能說是牧場,因為在這裏四圍漫步自由自在食草的黃牛並非由人飼養的,牠們原是這裏附近一帶農地的耕牛,不過後來農田荒廢了,黃牛就被農夫放生。由於城門水塘一帶水草豐茂,所以就吸引了不少流浪牛來棲息。這次來到水塘邊,還看到一隻小黃牛,初時牠還怕羞地挨近牠的牛媽媽,且寸步不離,後來牠見遊人沒有殺傷力,就放心地獨個兒躺在翠線的草地上晒晒太陽。



有大群黃牛同白千層作背景,當然要拍張照,出來的感覺竟然也有點瑞士feel!離開「牛牧場」繼續前行,不經不覺又來到城門水塘的主壩,行程也差不多來到尾聲,看看手表也不過走了3個多小時!在大壩上看日落原來也甚正,「鹹蛋黃」映照出的晚霞,再襯托湖面的銀光,效果都唔錯。聳立於湖中的抽水塔,驟眼睇也有D歐洲堡壘feel,算是英國人留給香港人的一點小禮物吧!



大壩的盡頭有一塊大石碑,記載了當年修築城門水塘的歷史﹕話說20世紀初香港的人口不斷上升,為解決港九新界的供水問題,港府於1923年開始計劃於大帽山東面城門八村一帶的山谷修築水塘,並從英國聘請工程顧問公司「Sir Alexander Binnie Son & Deacon」的技術人員負責策劃及設計,工程高峰期參與建設的工人達2,160名。第二期工程於1935年動工,除了增建了菠蘿壩外,還修築了九龍接收水塘及石梨貝濾水廠。到了1936年完工後,整個城門水塘工程總儲水量達30億加侖,全期耗資950多萬港元,不論以當年英國本土,甚至大不列巔帝國全球眾多屬土合計,都是最大規模的儲水庫。由於落成時正值紀念英皇佐治五世登基25年,水塘易名為銀禧水塘(Jubilee Reservoir),直至戰後才回復城門水塘舊稱。



原來,得閒行下水塘,都可以上香港歷史堂!

2009年11月7日 星期六

煎釀青椒矮瓜

早前某個星期日晚,基爾與基爾媽飯後難得排排坐睇《美女廚房》(基爾好少坐定定睇電視),突然基爾媽感嘆地說﹕「阿仔,你睇下依家D女仔係唔識煮飯架!你都係時間跟我學返兩道散手,唔係第二時實聽餓死架啦!」基爾的額角立即滴出一大滴汗!



若經常造訪「永樂大典」的blog友可能發現,這裏講食的網誌極少,因為基爾除了去旅行期間外,平時都很少出外食飯,比較鍾意「幫趁」基爾媽的愛心住家飯。其實基爾媽也很注重對仔女廚藝的培訓,只是孻仔基爾無心向學,算是最咋的一個,而且實習機會不多,兩三下手腳已被基爾媽叮走,久而久之只剩半桶水。既然基爾媽原來對基爾依然不離不棄,姑且重開「永樂廚房」啦!為免太緊張,上課前基爾先去看了《阿童木》輕鬆一下,這是齣典型的小朋友卡通,全院充滿孩子的笑聲,氣氛唔錯!基爾最喜歡是那個狗仔垃圾筒,幾搞笑,至於小飛俠阿童木著左衫之後好似唔太順眼,但整體也不錯,小飛俠fans應收貨。

睇完戲就要準備開工,「永樂廚房」第一堂係煮「豉汁煎釀青椒矮瓜」。由於基爾媽怕基爾個樣太細路兼烚下烚下咁,會畀街市阿叔大嬸扼秤或買左D唔靚又唔新鮮的青椒矮瓜,所以也有隨行。材料其實唔貴,在魚檔買了10蚊魚膠;再去菜檔買兩蚊青椒同4蚊矮瓜就返歸。



記得細個時放學後好少去躝街,通常會立即返屋企,一路聽收音機一路做功課,另一重任就係幫返工的基爾媽先煲定老火湯。大家一聽到「老火湯」三個字可能就頭痛,實則卻非常容易,大部分材料切好洗乾淨,豬肉豬展先拖拖水就沒問題了,唯一竅門係放材料入煲的時間次序而已。一般青紅蘿蔔瘦肉湯或花生眉豆雞腳湯都不難,當然基爾媽會不時打電話返黎提一提基爾落乜野材料。還記得當年為了慳煤氣費,多用火水爐煲老火湯,拎住果條小鐵枝點火水爐和控制爐芯的推杆也是一門學問。當然依家久疏戰陣,早已將成本煲湯秘笈畀返晒基爾媽!

說回煮這味「豉汁煎釀青椒矮瓜」,難度系數約3.9,主要其實唔係難而係煩,工序較多而已!買返來的魚膠一般都已經搞好及調味,如果家中有小朋友的話,可以自行加工琢幼一點,以防裏面隱藏細骨。如果嫌腥的話,也可自行再添少量胡椒粉、麻油或蔥花,但由於基爾向來不吃蔥、蒜、薑、芫茜、韭菜之類的東西,所以就不加了!搞好魚肉再來切青椒,一般可以一開四至五瓣,去芯去核即可;矮瓜則切去頂,再以間紋形式批皮,因為如果全部去皮,煮熟後會變成一pat野唔靚,留一點皮可令瓜身更挺,亦會好味D!批皮後再斜切成片即可。



切好青椒矮瓜後簡單清洗一下,就可準備釀魚肉的工夫。先釀矮瓜,竅門係先在瓜面上割幾刀,或挖一個小洞,再將魚肉塗在上面,就可以黐得緊一點,不會在煮的途中容易脫落,變成瓜還瓜魚還肉咁樣衰。至於青椒由於本身呈弧狀,基本上釀肉入去後都不易甩,釀好擺滿一碟後就準備起鑊。



為免魚肉黐底要洗鑊洗餐飽,基爾媽提議先用平底煎pan。先燒滾鑊再倒少少油,就可以放釀好的青椒同矮瓜落煎pan,注意魚肉要向鑊面,主要是將魚肉先煎成金黃即可!青椒矮瓜一面可留待回鑊時再煮熟。



煎好後可先將半熟的釀青椒同矮瓜放開,再用另一傳統不繡鋼鑊煮芡汁。先用少少油及一小篤蒜蓉豆豉醬放在中間爆香起鑊,再將煎好的釀青椒矮瓜倒返落鑊細力炒炒混和醬料;芡汁就用少少生抽麻油胡椒粉及糖鹽栗粉少許,用少少水撈埋一齊就OK,再慢慢倒入鑊中炒一炒,平均擺分佈好青椒矮瓜就蓋上鑊蓋小燜一陣,約分零鐘再開鑊,睇睇芡汁乾身一點後,這時可以試一試味,唔夠鹹的話,可以再添少量鹽或豉油,再煮一陣收乾水就上碟,大功告成。同場其實還有滾白菜湯及蒸肉餅,因為比較容易,不用太分神,可以集中精神煮釀青椒矮瓜。



製成品出來後當然要由基爾媽來擔任評判畀分,結果得7.5分,即係有佢七成半水準,算係咁啦!最主要扣分的地方係唔夠乾身,碟底似乎有太多汁,問題出在矮瓜煮熟後通常會出水,所以通常要煮乾一點先上碟,基爾實在太心急,當然也可以加上釀豆腐卜,發揮吸汁功效。

Anyway,這味「豉汁煎釀青辣矮瓜」總算不失禮吧!只是煮完一大餐又要忙影相實在太疲累,幾乎已經沒有什麼胃口,只吃了一點點。聽說做到出色廚師的先決條件係為食,所以基爾應該不何能當上「廚神」了!當然煮完一餐飯之後就更崇拜基爾媽,覺得佢真係好犀利同埋好偉大啊!

2009年11月1日 星期日

風從寶島來@台中

所謂永恒,豈非是怕鬼的夜行人,用來壯膽的一句口令
在吹熄火把的黑風裏
向前路的過客,或後路的來人
間或遠遠打一聲招呼,暗傳一個動人的傳說
說是有一座不夜城
野花綻蕊迸放的千燈,邊界一過赫然就在望
從不可逼視的中央廣場
迎面激射而來的
那路,原來是一道光



大部分香港人去台灣,多數係去台北逛逛夜市、誠品之類(上兩次去都係咁),悠悠閒閒3、4天走一轉。去年《海七》後,又多了人去南部的高雄、墾丁。這次南北兩度都無去,只揀中間部分,來個「上山下海」之旅。

閃電飛抵台北桃園機場,發現幾年來變化也不大,立即將香港人慣常的急躁按奈住,節奏校慢一半……結果耐心地花了1粒鐘moonwalk過關,再閃去搵大巴站,200元台幣往台中也不太貴(約50多港元,不過後來聽民宿老闆說他們去台北多數坐80元的廉價巴士,當然停站會較多),車程大約兩個多小時。在繁忙的台中建國路總站下車時已是4時多,附近就是古色古香的台中火車站!由於首次來台中,感覺上建築物比台北還要舊,高樓大廈也不多,正合愛懷舊的基爾胃口!

拖住行李當然不會立即去逛街,大熱天時還是先去投棧為上。預訂的巧合大飯店就在台中火車站隔離街,問了一次路就找到!飯店是典型60年代王家衛式「花樣年華風情」,要慳返D盤纏嘛!幸好房間廁所尚算企理,簡單沐浴更衣後立即出動,已是傍晚6點幾華燈初上的時份。由於旅店附近就是台中的老區(如旺角),建國路一帶有不少地道街市食檔,簡單四處探探路後,發現也有麥記之類的快餐店,卻很少見到昔日寶島成行成市的快可立同刨冰,奇哉!



由於同行友人相約了當地friend晚膳,也厚著臉皮一道跟去黐餐!地道野就留返往後幾日才試。友人的台中friend原來是位富貴又好客的老兄,還駕車來接我地!又請我地食飯又做我地的柴可夫,實在太感動,在此要再三向他說聲多謝!

食飯的地方原來距離酒店甚遠,唔怪得要駕車來載我地(感覺上約是石硤尾去到尖沙嘴的路程),聽富貴老兄講,這裏是台中較新的區,叫做南屯,吃飯的地方是一間外貌似別墅多過食肆的「八錢鍋物」。單看整座建築物的外貌已經覺得好In,同火車站那邊的「老區」似乎是兩個城市。

「八錢鍋物」顧名思義係打邊爐的,不過唔係稻香、小肥羊之類的大鍋集體邊爐,而係一人一鍋的形式。同場的原來還有同行友人在台灣的其他Game友,部分由台北來,也有遠道由高雄來,真係好佩服同行友人的交遊廣闊,當然仲有多謝佢帶契我地來寶島一落地就可刷餐勁啦!



基爾媽自細教落做人唔可以飛禽大咬,所以只揀了價錢平平地的野菜鍋物,自己其實也想食得清一點,因為跟住幾日會四圍去「掃街」食野,唔想一開頭就去咁盡!不過當一盤盤食材上桌後,發現份量原來都幾勁,向來細食的基爾結果「慢食」了兩個小時,總算環保無浪費食物,埋單連飲品300元台幣左右吧!

飯後又要勞煩富貴老兄車我地返酒店,但由於實在太飽,不打算立即上房,還是先去逛逛火車站那邊湊熱鬧,順便散下步。建國路一帶果然係台中的旺角,夜晚成街人,有野食又有得shopping,幾熱鬧!來到古老的台中火車站前,只是9時多,火車站前是一個小廣場,不少人在閒逛乘涼,也有快步閃去趕車的路人,悠閒與忙碌在夜空中融為一體。

古老的台中火車站大樓在黃昏的燈光下更添幾分滄桑味,站旁一個告示牌在訴說著它的生平﹕生於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原屬木結構建築;大正六年(1917年)改建為現今規模,已有近百年歷史。之前看過不少昔日尖沙嘴火車站的老照片,其實也有一點這種古老味道,只可惜現在尖沙嘴只剩孤零零的一座鐘樓。人地台中市政府就先知先覺好多,早已將火車站列為法定古蹟。

火車站內的陳設也確實保養得不錯,除了古典味甚濃的候車廳及購票大堂外,竟然還有一個小小的展覽廳,廳內展出了不少台中的老照片,展廳旁邊則是一間紀念品店,出售不少關於台灣鐵路發展歷史的紀念品,之前在《前傳》中提及的那張立體懷舊火車站post card,就是在這間紀念品店買的。



離開火車站,再走出小廣場影幾張夜色照,又走去附近同樣人山人海的中山路去逛逛書店。然而飯氣攻心眼皮加重,逛了一會見無乜收穫便迅步返酒店找周公去,結束很hea的第一個半天,反正可貯點腳骨力,準備緊接幾日要行餐飽。

去旅行一般都會早睡早起,翌日大清早8點幾起身。由於「花樣年華」酒店不提供早餐,就索性外出覓食。試了中山路的「三商巧福」,門口大大個招牌寫住招牌菜係牛肉麵,但由於基爾不吃牛,就點了一碗肉丸粥。門面是快餐店模式,人客也不多,粥底也不特別好味,所以食之前連慣常的影相步驟都忘記了。

不過忘記影粥相也不要緊,因為賣點原來唔係在碗粥度。食食下同行友人發現牆上有張海報,上面長篇大論寫住該店的悠久歷史,以及其賣點原來係佢地D碗同匙羹,矜貴就矜貴在喱D碗同匙羹全部係hand made,所以每隻個樣都唔同(老實講我真係睇唔出)。此外,海報上仲詳細講解D碗同匙羹的精心製作過程﹕採用獨家氧化鐵釉料配方,經天目燒方式,鍛燒溫度攝氏1200至1300度,持續鍛燒14至16小時,令每個瓷碗釉色皆不同,以臻完美……算把啦!反正45蚊台幣一碗粥,同海皇差不多吧!吃了不肚餓就OK。還是快快返回酒店checkout,拖住行李繞過酒店後的橫街,來到綠川東街的長途巴士站,乘搭同樣懷舊味道十足的老爺單層巴士,向下一站「日月潭」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