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了由古老變時興的吉慶圍,再向西北方向進發,穿越了寬闊的錦田繞道及石橋大河,來到行程第3站的水頭村二帝書院。這間有百多年歷史的古老扑扑齋雖然早已人去樓空,但一樑一瓦仍滲透住陣陣書卷氣息,彷彿仍隱約聽到頭戴扑帽的書生在念「孔子曰非禮勿視……」。
來到了水頭村,遠離了錦田的小鬧市,才開始呼吸到一點真正的田園氣息。村口有一條小小的溪流(下右圖),雖然看不到有魚在游,卻尚算清澈,也會流動,不是一條死水。二帝書院就座落在小溪旁不遠處,這所由錦田鄧氏興建的書齋,約建於清代道光二十年(1840年,當時香港尚未割讓大英帝國呢),書齋內供奉了文昌和關帝,故稱文武二帝書院,為錦田一帶鄧氏村民提供學習之所。文武二帝神像原本供奉於書院附近的風水塔,這座塔相傳能幫助族中子弟高中科舉,但其後高塔遭拆卸,並將神像遷至書院內,一直至現在。後來農村人口減少,書齋亦漸被棄置,直至80年代獲港府列為法定古蹟,並於1994年完成修繕工程,再開放公眾參觀。
二帝書院是一所中國傳統的兩進式建築設計。入口稱為月牙門,門前的小巷鋪砌了白石地板,俗稱「白石巷」,故書院的學生又被稱為「白石巷子弟」。牆頭上還飾以花草小鳥圖案的灰塑,而窗櫺則有不同圖案的通風瓦及古錢花樣圖案,有些則以不規則的幾何圖案組成。
書院的前室現時供奉財帛星君、文星帝君、關聖帝君和文魁踢斗,中央設有一個天井,主要有採光的作用,令書齋內光線充足;後室則為書齋(下右圖),即是課室。雖然沒有黑板和粉筆,卻有一排排紅木桌椅,非常古雅,加上樓頂寬敞,即使在盛夏時份,又沒有電風扇,上課也不覺悶熱。
二帝書院旁邊,還有一座沂流園(下左圖)。前者屬於舉人研習、準備考科舉的「高等學府」,後者則屬於秀才等研習的「初級學府」,不過現時園內已成為私人住宅,不少地方都不作開放,只能從門前的小巷窺探,格局似乎大致與二帝書院相若,圍牆內也有一條小走廊。
兩間書院旁邊,還有一間明記士多,當然年份不及兩間書院般久遠。汽水、餐蛋麵、熱狗之類的「合作社式」小食,士多內一應俱全,你能說它不像學校的小賣部嗎?我在這裏第一次試飲了Zero coke。初初飲落,口感仍很像普通可樂,不過愈飲愈不對勁,更有一點苦澀味。傳統紅罐可樂雖然糖多易肥,卻始終無可代替。(待續)
後記﹕這間村屋士多,出乎意料未有因為賺遊客生意而開天殺價,這罐Zero coke只售5元,尚算合理,至少比公司一樓飯堂有良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