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27日 星期日

西北綠野追蹤@覲廷書室

離開了宏偉的鄧氏宗祠及其旁邊的愈喬二公祠之後,來到今次西北行的尾聲——第9站的覲廷書室及清暑軒。這兩座古建築同位處屏山文物徑的中段,前者是錦田、屏山一帶林立的私塾之一;後者則是專為到訪當客席講師的博學鴻儒而設的居所,難怪同樣書卷味十足!



覲廷書室建於清朝穆宗同治九年(1870年),當時正值鄧氏最鼎盛的世代,文教昌盛,書室林立。覲廷書室是鄧氏二十二世祖鄧香泉為紀念先父覲廷而建。該書室除了培育族中子弟考取科舉,進身仕途外,還是祭祖之地。雖然英軍於1899年進駐屏山並一度以覲廷書室作警署及理民府,而且科舉制度亦於1904年廢除,但覲廷書室仍奉行它的教育使命,作育屏山一帶的鄧氏子弟直至第2次世界大戰後。

覲廷書室採中國傳統兩進式建築設計,中央設有庭院。與吉慶圍及聚星樓一清,書室同以清代流行的青磚麻石建造,以花崗石柱支撐,正門門框也以花崗條石鑲成,兩側並掛上對聯「崇山毓秀,德澤流芳」。室內的祖龕、斗拱、屏板、壁畫、屋脊裝飾、檐板和灰塑等都有逾百年歷史,而且雕工細緻,現今仍保存完好,可見當年工匠精湛之手藝。書室於1991年由賽馬會捐助重修,並成為屏山文物徑上的「古董」之一。

毗鄰覲廷書室的清暑軒(上圖左上及左下),同樣落成於1870年,並於1993年重修。由於是用作招待來訪的貴賓鴻儒,故裝飾甚華麗,壁畫、灰塑、漏窗及斗拱皆盡顯中國傳統豪門氣派。清暑軒樓高兩層,呈曲尺狀,2樓更有通道與覲廷書室相連,令來訪的名師毋須奔波來往書室與下榻的居所。



日落西山時分,終於來到行程最後一處景點——第10站的洪聖宮。位於屏廈路旁一個小公園內的洪聖宮,原來已有逾200年的歷史。據廟內匾額上所載,該廟最早建於清朝高宗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現存規模則是穆宗同治五年(1866年)重修而成,及後到了1963年再次大規模修葺。

傳說洪聖本名洪熙,是唐朝(約7至10世紀初)廣利刺史。由於他廉潔愛民,又鼓勵百姓學習天文地理,並設立專門計算和預測天文氣象的觀測所,令商旅和漁民獲益不少,死後被追諡為「廣利洪聖大王」,廣受民眾敬仰供奉,漁民信眾尤多。

現存的洪聖宮為兩進式建築,中央設有天井,結構簡樸。現存一般廟宇的天井多加建上蓋,改作香亭,但洪聖宮仍保留原來設計,故採光及通風效果較佳,亦是這所古老廟宇的最大特色,到此一遊總算不枉此行。(完)

後記﹕雖然只花了短短大半天,卻走過了不少新市鎮和鄉郊小路,由錦田到屏山,看到了蛻變中的古老村莊,在傳統與現代之間徘迴。站在夕陽下的屏廈路(上圖左),又是時候唱陌上歸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