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4日 星期三

林家聲藝術人生@文化博物館

睇完羅文展覽之後,再睇文化博物館裏同場另一個人物展,就是「博、精、深、新——林家聲藝術人生」。


林家聲展廳外的木欄柵設計,很有點大戲棚的味道

粵劇名伶林家聲博士原名林曼純,1933年生於香港,曾跟隨男旦鄧肖蘭芳及粵劇泰斗薛覺先學習粵劇。他秉承薛覺先對藝術的嚴謹態度,對粵劇藝術不斷追求、探索和改革,以「博、精、深、新」為表演原則。


林家聲捐贈了2000件粵劇藏品予香港文化博物館,當中不少昔日踏過台板的華麗戲服,包括上圖左的黃地繡龍紋大靠,是林家聲在《雷鳴金鼓戰笳聲‧三貶》一幕所穿的戲服

林家聲先後領導「慶新聲劇團」及「頌新聲劇團」演出,開山劇目包括《雷鳴金鼓戰笳聲》、《無情寶劍有情天》、《碧血寫春秋》、《三夕恩情廿載仇》、《林?》、《連城璧》等,皆成為香港粵劇的經典戲寶。


上圖右這襲蝴蝶袖戲服很特別,是林家聲演出《梁祝恨史》時所穿的,聞說是由他太太紅豆子親手設計和縫製

廳內展出的戲服多不勝數,其中基爾覺得這套「化蝶裝」最特別,是林家聲與李寶瑩合演《梁祝恨史》時所穿,祝英台哭墳後與梁山伯雙雙化蝶飛舞出墳,是林家聲粵劇舞台生涯其中一幕經典。


同場還展出大量手工精巧的官帽,每件都是價值連城的藝術品

1970年代粵劇戲曲表演逐漸式微,林家聲曾簽約當時的麗的電視(亞視前身),拍攝一系列與粵劇有關的電視特輯。


紅噹噹的展廳裏還有很多輕觸屏幕介紹林家聲的粵劇生涯,和他身邊親友的訪問片段

1993年退出職業舞台後,林家聲仍熱心推動粵劇,積極關注粵劇藝術的發展和承傳工作,把一生奉獻粵劇藝術。由於他在粵劇藝術上的成就和貢獻,多次獲得港府、學界及戲曲界的肯定,獲頒授多項殊榮。


展櫃裏陳列了部份有關林家聲的雜誌封面,包括《電視周刊》 / 林家聲曾先後得到港府、香港演藝學院和香港藝術發展局頒授多個獎項及勳銜

展覽透過劇本、戲橋、劇照、唱片、戲服及影音片段等,回顧林家聲的演藝歷程和對粵劇承傳工作的貢獻,對粵劇戲迷來說是一次不容錯過的展覽。

3 則留言: